拓展中高端人才培养途径。开展第四期专家型管理人才班集中培训和前三批专家班后续教育,共计培养191名专家型管理人才。组织三批148名领军人才开展后续教育。继续举办审计智能化研修班和国际化人才研修班。与海南注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举办京琼两地事务所主任会计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启动资产评估行业青年优才培养项目,选拔65名青年骨干进行集中培训。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与资产评估论坛”等5期资产评估大讲堂,搭建会员交流研讨平台。 丰富继续教育方式。着力实施会员网上继续教育,累计开设331门、1465学时继续教育在线课程,培训约2.5万人次。完善评估网络教育,新增5门专业课程。组织北京地区4000余人参加中注协远程(视频)培训班;协助中评协举办远程培训班4期,其他培训班8期。全年共举办专题面授班35期。支持72家执业机构开展内部培训,返还培训基金451.8万元。 拓宽人才供给渠道。深化“走进校园”活动,连续四年走进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青春有梦注资未来”校园推介活动,1400余名学生参加现场,近万人收看了空中直播;继续与在京6所高校合作,实施岗前培训与实习,选拔500余名学生进入事务所实习。依托智联招聘官网行业招聘专区,收到来自392个城市的114万份简历。组织97家执业机构参加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办好注会考试辅导,共计开设面授与网络培训59班次,培训4.8万人次。 四、坚持服务工作大局,贡献专业智慧力量 发挥服务政府“智库”作用。贯彻落实《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专业服务领域开放改革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搭建“行业国际业务服务推介平台”,推介27家执业机构,助力国际化发展。配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开展《北京市专业服务业开放改革发展政策研究》课题调研;与北京市科委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设;协助市审计局开展审计机关副处级领导干部能力培训提供师资;协助市民政局修订行业协会商会及民非组织年度审计报告文本。 助推京津冀区域行业协同发展。召开“服务京津冀助力冬奥会”和资产评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两个论坛;举办京津冀三地党组织书记、审计实务、评估机构负责人,以及助力张家口市扶贫攻坚财会业务培训班;联合河北、天津注协以三地执业质量检查真实案例为蓝本,共同编写《执业质量检查及惩戒案例分析》,加强三地行业监管协同能力建设。 五、坚持提升专业服务,专业指导持续发力 专业指导力度不断加大。凝聚专家力量,精准对接专业服务需求,编写《北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非鉴证业务服务产品指南》和《专业技术委员会成果合集(2019)》;发布8项专家提示、2期问题解答;围绕商誉减值等热点问题召开5次交流研讨会;发布5期上市公司年报和IPO企业审计报告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全年推送专业信息71条。组织了走进中财大和“评估面对面”现场答疑等活动;编写评估执业问答、评估机构风险研究报告2期;发布2期《国际评估资讯》。 调查研究深入开展。组织完成2018年立项的5个会计类、7个评估类课题研究项目,编印课题报告集并广泛推广。完成中评协委托“新时代中国资产评估市场拓展研究”课题,形成《资产评估行业市场开拓路线指引(2019年)》。 六、坚持严格自律管理,法律服务更加完善 会员管理更加规范。完成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工作,12446名注师通过年检,全年新批注师895名,注销注册684名,办理转所1531人次,非执业会员入会2659人,12779名非执业会员完成年检。评协新登记执业会员352人,转所709人次,3945名执业会员通过年检。 行业监管“严”字当头。结合中注协“职业化建设年”主题活动,对“卖报告”、恶意低价竞争等进行严厉打击,加大行业监管力度。采取“双随机”检查方式,对120家事务所、近500份业务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开展了执业质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6家事务所及其13名注师给予惩戒,其中3家事务所及其注师为顶格处罚,一对一约谈了3家事务所,并对120家事务所开展强制培训。认真完成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检查,现场检查了21家评估机构,抽查评估报告49份,对2家评估机构分别予以通报批评和严重警告。调查处理投诉举报近40件,对1家评估机构及其实际控制人调查核实后报中评协取消会员资格,对2名资产评估师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扎实推进资产评估报告统一编码工作。联合北京证监局开展资本市场相关主体交流座谈会和北京辖区证券资格资产评估机构监管工作会暨行业培训会。 法律服务创新开展。首次对20家事务所开展法治体检,发布行业法治体检报告。开展行业法律相关热点问题研究,编辑出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民事纠纷案例解析》。举办评估机构维权工作培训会,研究探索会员维权途径,发布《资产评估委托合同风险提示》。全年提供电话法律咨询300多人次,成功调解会员纠纷3起,有效维护了会员合法权益。 七、坚持施行信息化战略,用信息技术装备“两师”行业 行业信息化建设走深走实。整合行业内外各种资源,筹划构建北京注协行业软件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北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业务情况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完成“电子签章在资产评估行业的应用研究”课题,积极推动课题成果转化;举办评估作业系统研讨会和数据库建设研讨会;开展数据终端集中采购。 信息化服务效率有效提高。2019年,培训网全年总访问量达278万余人次,移动端用户总访问量7.4万余人。微信公众号关注达2.8万余人。完善执业和非执业年检系统功能。开发非执业会员手机年检系统,通过协会微信公众号办理年检,提升了行业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参加中注协第一批协同办公系统的开发建设。配合财政部、中注协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对系统改进提出意见建议。 八、坚持深化对外交流和宣传,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加强行业对外交流力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按照市委统战部部署,北京注协代表团访问了香港地区6家事务所,并与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和香港会计师公会分别签署合作意向书与合作备忘录;10家京港两地事务所在港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接待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回访,将京港两地会计师行业紧紧连接在一起。加强与ACCA的合作,作为支持单位参加ACCA2019年职业发展日论坛,开展人才交流和展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