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题:加速“回血”!从“618”大数据看中国消费复苏热力 一年一度的“618”购物节带着阵阵“暖风”如约而至,吹热了国内消费市场。 零点刚过,京东超市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500%;天猫首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100%;拼多多平台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9%;苏宁“618”超级秀五个半小时成交额破50亿元……18日,“618”购物节迎来最高潮,各家电商平台纷纷晒出亮眼“战报”。 疫情之下,今年“618”有哪些新亮点?透过“618”大数据,能观察到怎样一幅中国消费复苏“热力图”? “健康消费”激活一池春水—— 每年一到“618”,北京市民吴菲菲的购物车就装满了琳琅满目的衣服和鞋子,而今年,她的“618”第一单是给家人买的保健品和健身器材。 “经过这次疫情,很多人都意识到健康才是最好的投资。现在家里在健康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家人的健康意识也比过去增强了。”吴菲菲说。 京东数据显示,“618”开场5分钟,营养保健品成交额破千万元;开场10分钟,在线问诊同比增长近6倍;30分钟内,体检服务套餐成交额同比增长近10倍。随着公众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持续上扬,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全民直播”掀热潮—— 一边唱着陕北民歌,一边和面做馅,还穿插讲解糜子面与黍子面怎么配比、枣泥馅和豆沙馅怎么做甜度刚好……在盒马鲜生门店,黄老汉黄馍馍非遗传承人黄国胜在直播镜头前神采飞扬。 数据显示,天猫“618”期间有13个直播间累计成交过亿元,京东快手首场直播销售额达14.2亿元。不仅如此,直播热潮还从线上走向线下,在杭州西湖银泰百货,直播架、补光镜和手机几乎成为各商家的标配,柜哥柜姐线下销售的同时,线上直播也忙得不亦乐乎。 业内专家表示,疫情期间,“直播带货”突破了消费时空限制,成为一大新亮点,但同时也带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问题,建议完善相关法规,加大监管力度,促进直播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新基建”赋能成色初显—— 今年“618”期间,大数据中心、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基建”赋能效应正在加速显现。 京东通过大数据收集实现商品反向定制,18日零点过后30分钟内,京东售出家电中近25%是反向定制的“京品家电”。 物流“搭台”,5G“唱戏”。苏宁推出首个5G无人仓,通过5G摄像头、5G无人叉车等设备,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闭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表示,疫情期间的电商创新,凸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经济社会运行智慧化趋势进一步显现,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释放创新发展新动能。 企业“云端”育新机—— 疫情无疑加速了广大企业线上化转型步伐。对企业而言,这个“618”不仅是“回血日”,更是借助“云端”力量寻求新机遇、实现“造血”的新契机。 转动手机屏幕就能360度全景查看商品细节,输入颜色、风格等关键词,即可实现家具个性化组合搭配……依托3D技术应用,越来越多的家居品牌尝试在“云”上开店。 宜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利用3D技术把3000平方米的上海宝山店按1:1比例复刻到天猫。6月1日,仅用1小时20分就刷新了开店以来单日成交最高纪录。数据显示,在3D等技术助力下,天猫“618”期间家装行业订单数同比增长超过60%。 京东数科推出区块链电子合同等企业级应用,帮助实体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拼多多推出线上“拼交会”等活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助力企业应对疫情挑战;依托中国饭店协会的云展平台,不少餐饮企业实现了“云”上采购洽谈…… 挑战之下,大量企业正在“云端”育新机、开新局。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618”购物节意义尤为特殊。短期看,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加速回暖,长期来看,“618”期间显现的新趋势、新亮点必然将转化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为中国经济添薪续力。 (新华社记者 王雨萧)
标签: 责任编辑:杨艳娜
相关新闻 直播带货频频“翻车”争议不断 这事归哪个法管?买鹅收到鸭、迟迟不发货、售后玩消失、平台在“装睡”……直播带货频频“翻车”引发争议不断 直播带“祸”,这事归哪个“法”管? 阅读提示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货不对板、质量堪忧、售后维权难等投诉逐渐增多。业内人士透露,直播间刷单炒信已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一些主播带货前不看商品质量,和商家一起欺骗消费者,而平台为了保流量则睁一只眼闭一只... 晋江:链式协作,让直播带货走得更远当前,“直播热”风生水起,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直播基地的“挂牌授牌热”。热度过后,各县域直播基地的经营模式能否持续?县域经济“领头羊”晋江正在为此准备着—— 链式协作,让直播带货走得更远 台海网6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后,直播带货风生水起。不少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抢抓直播电商风口,无论是为了带动消费、有效推动复工复产,还是为了... 线上发力!石狮“消灭”了1700万件滞销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