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应付项目中,有很多对象涉及到公司关联方。其中,往来最多的是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药业”)。截至2019年底,同仁堂对健康药业应付账款余额5.18亿元,预收账款2145.23万元,应付股利24.19万元。
但与此同时,同仁堂与关联方之间还存在很多笔应收项目。其中,对健康药业尚有1.31亿元应收账款未收回,且已经计提了14.31万元坏账准备,另外还预付了1643.81万元账款。
实际上,同仁堂多年经营积累的货币资金非常充裕,其货币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保持在30%左右。2019年底,同仁堂货币资金达到75.57亿元,在业绩下降的情况下仍较上年同期增加了近7亿元,同比增长10%。
尽管资金和现金流充裕,但同仁堂在2019年的负债仍有所增加。截至2019年底,同仁堂负债合计62.62亿元,比2018年底增加3.14亿元,其中主要是长期借款增加了2.98亿元。
同仁堂为何对健康药业同时存在高额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少数股东借款的借款方有哪些?对此,同仁堂方面未进行回应。
实际上,老字号企业如何转型以顺应时代潮流已经成为近年来中药企业面临的重要话题。在今年披露年报的营收规模超百亿的中药企业中,包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都出现扣非净利润负增长的情况。
同仁堂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经从多层面推进工作。同仁堂目前拥有500多个产品批准文号,常年生产的有200多个,有一部分若干年生产一次,成为了“睡眠品种”。同仁堂在保障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血散等品种的基础上,激活“睡眠品种”时疫清瘟丸。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了药品生产场地变更研究工作,并取得补充申请批件,待取得大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首批上市核查通知书后,即可生产上市。
在营销方面,同仁堂在今年3月初决定整合现有营销资源,经营分公司重新排列组合成立医疗事业部、药酒事业部、终端事业部、品种运营事业部、大品种专项组、发展品种专项组,以实现互促互补、良性竞争、对外形成“组合拳”的灵活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