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好! 想
邓颖超 1964.11.26
这些弥足珍贵的信札是装在信封和档案袋里的,其中注有中央文献出版社以及人民日报社王金凤字样的牛皮纸大信封,上面写有“邓颖超书信材料作品版物”等字样。王金凤是江苏宜兴人,1928年6月1日出生,历任新华通讯社北平分社记者,王金凤当时负责整理邓颖超的材料。这些信估计是王金凤当时整理材料时所用,至于如何流失到市面的,就不得而知了。(注:袁雪芬,1922年生,浙江嵊县人。时任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
龚经强所收藏的邓颖超这些手札每件都是孤品,兼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手札的书法价值和书法作品的内涵更深。袁雪芬在与周恩来夫妇保持40多年的书信联系,同时透露出邓颖超和袁雪芬深厚的姐妹情谊。
龚经强说:收藏名人手札藏家务必需要注意的几点是:手札收藏首重名气,一是作者的知名度,一般知名度越高,信札的价值就越高;二是年代,一般年代越久,价值越高;三是书写的内容和题材,一般内容越充实、题材越新颖,价值就越高;四是书写的艺术,藏家应重点选择用毛笔书写的信札,如果书法写得好,那信札的市场价值往往不菲;五是齐全,收藏的信札最好带实寄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