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又来了?(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05
摘要:美国女作家泽巴汗2月1日撰文说,将快乐建立在一个群体的痛苦之上,并取笑其饮食习惯是老式的东方主义行为。通过东方主义这一“知识”架构,西方社会将自己定位为优越的一方。“然而,当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得流感时

美国女作家泽巴·汗2月1日撰文说,将快乐建立在一个群体的痛苦之上,并取笑其饮食习惯是老式的东方主义行为。通过东方主义这一“知识”架构,西方社会将自己定位为优越的一方。“然而,当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得流感时,我们为何不取笑白人吃的古怪东西?比如落基山脉牡蛎(其实是牛睾丸)和牛羊杂碎?”“如果这一病毒来自英国……我想我们不会这么对待盎格鲁-撒克逊人。”加拿大医生鲍曼对媒体说,全世界的人都吃野味,这并非中国或者亚洲人专属。

英国自由撰稿人萨姆·潘对BBC说,在当今世界,亚洲人遭受的种族歧视常常被忽视,没有多少人为这一议题发声。现在,国际媒体都在集中讨论针对华人乃至亚裔的种族主义现象,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020年,人们为何仍未吸取教训?

2004年,加拿大学者佳利安娜·梁发表题为“黄祸论再临”的报告,对加拿大华裔与东南亚裔群体在“非典”时期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非典’危机对这些社区成员的精神、心理、情绪都造成了伤害,”梁写道,“种族主义带来的后果是复杂的,它会对人的自尊、自我认同以及自信产生影响。”近日,她在推特上发文说,自己在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后又看到类似规律。

美国《时代》周刊称,随着社交媒体日益普及,在发生公共紧急事件期间,不实信息、种族偏见和散布恐慌等行为也会加剧。在2009年暴发H1N1流感期间,墨西哥人和许多拉美人曾被当作替罪羊,在2014年暴发埃博拉病毒时,非洲裔群体遭到类似对待。“我曾以为我们已从过去吸取经验。”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行医的阿莱姆说,但到了2020年,同样的状况仍然发生了。

“每一场新危机都沿袭类似的剧本,科学家、流行病学家、医护人员和政要们都竭力确定新威胁的特征并遏制它。但每一场流行病也不一样,它们可以成为反映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美国《大西洋月刊》说,近年来,世界上的反移民言论和孤立政策逐渐蔓延开来,这些都在中国爆发的这次危机中得到印证,比如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旅行警告以及相关的隔离检疫措施。

崔洪建也表示,近年来西方整体处在民粹的政治话语环境中是引发这轮种族主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民粹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身份,区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由此导致偏见被放大。”崔洪建说,尽管西方主流政治阶层在这方面仍然是较为清醒冷静的,但民粹的崛起有时会让政治决策不得不对民意或极端舆论让步。

崔洪建同时认为,此轮种族歧视现象集中重现与西方国家近年来对中国的认知变化有关。他表示,与以前相比,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与联系更紧密了,这导致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与担忧日益增加。西方舆论会利用一些机会,以带有种族色彩的方式论述和中国保持距离。

不过,也有像BBC这样的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强调,最近发生在英国的种族主义事件是“偶然现象”。国际社会主流舆论同时不断传递正能量的声音。世卫组织、美国疾控中心(CDC)和其他国家的官方机构反复敦促人们反对种族歧视、有关成见和假设。2月1日,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纳德拉在推特发起“拥抱一个中国人”的活动,该国民众随后纷纷响应,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拥抱合影。

“摒弃对华人的冠状病毒种族歧视。”“德国之声”网站2月1日刊文说,任何看起来像东亚人且流鼻涕的人,如今都被怀疑携带病毒,这种看法不但没有意识到中国居民是这次病毒暴发的最大受害者,也没有意识到北京正通过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全力遏制病毒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并非只有中国人才会感染,在入侵人体前,它不会看其肤色和国籍。文章呼吁,“此时,人类需要的是团结”。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