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不可想象。”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同样对机器人满怀激情。他认为,机器人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是公司未来最大的竞争力。莫斌表示,碧桂园将以科技应用为纽带,提升全竞能力进一步深化集团标准化、数字化、机器人化和智慧化,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实际上,机器人能够给碧桂园带来的附加值远不止建造本身,该公司已在1200多个城镇实施了超过2000个项目,可以为建筑机器人提供足够的应用场景,旗下的物业、酒店、安防和农业等各板块也需要大量机器人,只要生产出来就可以直接引入测试,而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快速改进。 高科技对于传统建筑等行业的颠覆性变革,已随时代大潮滚滚而至。高科技赋予了房地产新的内涵和价值,而房地产的场景、平台优势则为高科技提供了应用空间,二者相辅相成。 在杨国强的设想中,未来科技、地产和建筑应该是三位一体的。“我们应该研究全世界范围与建筑有关的所有工艺、材料、设备等方方面面,汇聚整个体系里最先进的东西,加上标准化图纸、装配式工厂,未来一定会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高科技地产企业。” 事实上,高科技给碧桂园带来的变革已悄然滋长。目前,碧桂园正以突破空间、同步时间、万物连接、人机协同为目标,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5G等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和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营销和场景化融合服务。就在不久前,集团的“数字化碧桂园”案例还获得了2019IDC中国“数字化转型综合领军者”大奖。 2020年之初,围绕持续做强地产主业,博智林机器人、现代农业、碧优选以及机器人餐厅所组成碧桂园高科技产业板块,已具有雏形。 现代农业:稳健布局 宣布投入机器人产业的同时,碧桂园也有计划地布局现代农业,致力于构筑房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三驾马车”顶层战略。开年,杨国强对新业务板块提出规划,现代农业要做好黑龙江建三江无人农场的示范;机器人餐厅落地广州后开枝散叶,碧优选进一步做实、做好。 回顾2019年,碧桂园现代农业板块经历了重要布局阶段。 “40年前,我种田,40年后,我还是回去种田。”杨国强曾多次公开表达他的农业情怀。他强调,碧桂园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现代农业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希望可以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中国农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为大众带来丰富、安全、好吃、实惠的农产品。 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条,包括前端研发,中端生产组织和以凤凰优选社区门店为主体的终端销售,目标是成为现代农业系统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商。 2019年中央一号文强调要加快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10月9日,碧桂园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农业)与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在碧桂园总部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手在黑龙江二道河农场建设大型无人作业示范农场。碧桂园农业联手农业领域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建设二道河农场的无人作业农场,是在智慧农业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 此前的9月下旬,杨国强携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碧桂园农业总裁梅永红等,专程到享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的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先后参观了高产大豆地、水稻收割现场、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万亩大地号、中粮建三江米业、别拉洪河节制闸等项目,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态势、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合作新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12月9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的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梅永红与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总司长RAHARINOMENA Fanjaniaina Miharisoa,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共同签订了三方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合作推动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产业化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碧桂园农业将与中国国家水稻中心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农业产业平台优势,整合国内农业资源, 推动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当地的粮食自给与粮食安全 。同时,将以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作为起点,推动杂交水稻在非洲其他国家的推广和发展,进一步为实现非洲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对于房地产业,机器人和现代农业均是碧桂园在2019年哺育的全新产业,尽管只是开始,但碧桂园向外界展示的决心不容忽视。 不久前,来自摩根士丹利、高盛、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22家知名境内外机构的房地产分析师参加了碧桂园的“2019投资者开放日”活动,他们对博智林机器人等业务的发展进城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期待这些新业务能为碧桂园注入全新的发展动力。 碧桂园总裁莫斌在2020新年致辞强调:公司将坚决响应中央关于“房住不炒”、构建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继续精研市场、聚焦深耕,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