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本报也曾对韩国知名化妆品品牌3CE在中国遭商标抢注一事进行过报道。全称为3CE STYLENANDA的韩国3CE品牌今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此前3CE已被一家中国企业以3 CONCEPT EYES的名称进行了抢注。产品上,两个3CE十分相似。更为戏剧性的是,中国3CE还大规模开设门店以及拓展线上渠道,比正牌3CE发展得还快。 时尚产业投资人、优意国际CEO杨大筠表示,目前,国内存在大量的商标抢注公司,专门模仿和抢注国外在中国未注册或者未做领土延伸、有法律空白的品牌,抢注成功后,或以要挟手段卖给对方,或授权他人去经营。这也是国外很多品牌对中国知识产权广为诟病的地方。 杨大筠指出,商标抢注行为在国外较少出现,一是源于国外对商标归属的认定大多基于事实而非注册,二是这类行为代价高昂,一旦诉讼失败,抢注方会面临巨额赔偿。中国商标权建立在注册制基础上,品牌方要想打赢官司,夺回商标,要付出巨大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而违法成本却很低。 在持续不断的诉讼过程中,中国企业以低价倾销方式将抢注品牌延伸到各个领域,大量在市场中泛滥,即便5-10年后,原品牌方诉讼成功拿回品牌,整个市场和消费者端已经被严重破坏,这对原品牌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就PLAY COMME des GARCONS商标被抢注,杨大筠认为,品牌应该及时出手止损。最快的方法就是从对方手中购回商标,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但对方有可能不卖或开出天价,那就只能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这种情况下,品牌往往陷入两难,也很无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