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IT企业从汽车行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从谷歌的地图与自动驾驶技术,到苹果的Carplay车载智能手机嵌入系统,百度的无人驾驶,再到阿里巴巴的高德地图和腾讯的打车软件,IT业的巨头们对于汽车行业可以说是虎视眈眈。但是,相比于美国和西欧汽车行业IT投资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70%的数值,中国汽车市场IT投资占比不足4%,未来中国汽车IT行业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车险业将保持15%增速 汽车保险在财产保险领域属于一个相对年轻的险种,但在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中,却是所占比重最大的。截至2015年11月,保险行业实现车险保费收入5526亿元,同比增长11.81%。继2014年突破5000亿元之后,2015年全年车险保费收入突破6000亿元。 在商车费改后竞争加剧、保费充足度下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行业仍维持承保微利的状态,但各保险公司盈利分化状况更加明显。而在传统的汽车保险市场虽然利润大,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如部分汽车险价格偏高、各方依然存在骗保行为、赔偿范围尺度不明确等问题。 汽车文化落后于消费增长水平
汽车文化产业服务于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延长了汽车产业价值链,扩大了产业发展空间,成为各国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在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世界第三大规模,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汽车生产、消费以前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汽车文化产业也方兴未艾,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带动作用,引起各地政府的关注。 但2009年汽车业产销量突破千万辆以来,中国便开始加速步入汽车社会,但连续曝出的车展成“肉展”、豪车炫富、不文化驾车行为等现象表明,中国的汽车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消费的增长水平。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观念上、法治意识及行为上,我们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金沐森表示,一个良性发展的汽车产业,需要一个健康的汽车文化作支撑,而健康的汽车文化要求人们去追求更深层次的汽车消费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