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3―5年时间,在智慧高速公路方面,建成集智能管服、快速通行、安全保障、绿色节能、车路协同为一体,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较高,资源平台统一,信息服务快捷,全产业联合,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济青中线智慧高速示范项目。构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系统平台、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可视化系统、精准处置快速实施系统等。智慧高速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涵盖不少于10类信息模型数据集;车路协同示范路段不低于20公里。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提升10%以上。在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方面,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测试基地。实现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技术新突破,产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带动一批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形成一批智慧高速相关行业标准。 4智慧港口建设 1试点单位。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2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区域性港口物流生态圈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和业务融合,实现港口物流供应链相关方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业务的线上化办理。 2.港口企业集团智慧大脑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生产组织、市场分析、运营状况实时跟踪等方面的深入应用,推进港口数据集中统一和共享,实现港口运行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提高港口生产管理智能化水平。 3.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系统工程。通过优化自动化码头操作系统架构,开发建设自动化码头国产智能闸口系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大型设备智能监测系统,持续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和设备管理使用水平。 4.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工程。通过推进传统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油品码头智能化改造,研发实施新一代油品码头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提高生产组织及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5.智慧港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通过推进港口企业集团网络、网络安全体系、跨港区的多活数据中心和云端容灾系统、5G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智慧港口建设做好支撑保障。 6.加强自动化码头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强在自动化码头数据中心、操作系统、设备控制系统、智能闸口系统以及码头操作系统与设备控制系统接口等方面相关的技术标准的研究,探索形成一套标准规范。 3预期成果。 通过1―2年的时间,建成区域性港口物流生态圈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注册企业用户不少于6500家、个人用户不少于90000人,车辆不少于80000辆、累计成交订单不少于90000笔。建成自动化码头国产智能闸口系统。建成自动化码头国产智能闸口系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大型设备智能监测系统。 通过3―5年的时间,建成港口智慧大脑平台,包括港口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综合智能运营中心等。完成传统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油品码头智能化改造,研发完成新一代油品码头智能生产管理系统。集装箱码头作业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程度达到20%以上。完成港口企业集团网络、网络安全体系、跨港区的多活数据中心和云端容灾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5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 1试点单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优化完善机构职能。以优化省级机构职能配置为重点,厘清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方面的职责边界,推进各运输方式管理职能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建立统分结合、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 2.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整合路政、运政、航道、港口、海事、工程质量监管等执法门类的行政处罚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设置统一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明晰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职责分工,探索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多头多层执法等深层次问题路径。 3.建立“多规合一”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导作用,统筹公、铁、水、航等不同运输方式,高质量完成《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 4.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投融资平台和建设运营主体,研究探索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省属重点交通运输企业履行业务指导和监管职能的路子和模式。 5.完善行业指导监管机制。完善与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对应的市、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探索建立上下衔接、精准高效的行业指导监管机制。 3预期成果。 通过1―2年的时间,建立一体化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成立省级综合交通运输工作领导小组及公路、民航、铁路建设工作专项小组,统筹推进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实施。出台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编制及审批管理办法。出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省属重点交通运输企业的考核激励政策,打造全国领先的交通投融资平台和建设运营主体。 通过2―3年的时间,建立综合交通新体制,构建起统筹多种交通方式,集决策、执行、监督、服务“四位一体”的大交通管理模式。形成一批市、县级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试点范本。在省、市、县各级组建不同类别的交通运输类服务中心,构建一体化服务保障体系。出台《加快发展综合交通的意见》。规范和完善交通运输部门权责清单,制定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省、市、县三级权责清单通用目录。出台违法行为处理工作规范,健全免罚机制,修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出台指导意见,厘清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队伍之间、与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之间的职责边界与衔接。健全省际综合交通运输协作新机制。 通过3―5年的时间,依托济青高铁、鲁南高铁、济南国际机场、青岛国际机场等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综合客运枢纽。争取促成中韩两国开展陆海联运整车运输试运行。在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提升管理上取得较大突破,形成事权清晰、有机衔接、政令畅通、协同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制机制。 交通强国建设贵州省试点任务要点 1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 1试点单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 2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研究提出贵州省交通运输省市(州)县等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改革路径和保障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