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若飞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形势一派旺盛,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使用上还是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未来若想打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提高销量,必须要进一步改加强对能源汽车的研究,改进自身的技术,攻克技术难题,使新能源汽车的优越性与便利性超过传统汽车,更具性价比。因此新能源汽车板块经过短期炒作之后还是会有所分化,掌握真正技术的公司长期会有很大额空间。 辜若飞称,目前整体行业估值相对合理,未来的估值还是要看业绩能否得到释放。看好具有护城河的,掌握自主技术的公司,或者和龙头公司绑定的产业链供货商。 “规划长期利好行业,但是太长期了,短期很难改善行业的情况。”沪上某小型私募总经理表示,新能源汽车领域海外趋势比较明确,国内如果不出政策市场会比较差,所以也只能找收益海外成长的标的,但A股的又不够纯,海外业务占比20-30%的就算多的了。短期欧洲产业链占比高的企业状况会好些。 更看好混动汽车板块 复胜资产表示,更看好的是插电式混和动力汽车,对于纯电动车抱有一定的质疑。 首先是电池的问题。众所周知电池的能量密度比汽油差太多,现在最新的数据显示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大约是0.18-0.2kWh/kg,而汽油的能量密度是12.8kWh/kg,相当于电池的六七十倍。这个概念大致是50公斤的汽油能够满足一辆家用轿车开上七八百公里,而三四百公斤的电池只能带这台车续航300公里左右。这对使用者来说是很不人性化的,纯电动车较弱的续航能力大大制约了车的使用价值。 其次电池比汽油对温度的敏感度更高,也就是说电池比汽油怕冷,续航能力在低温时明显减弱,电池的容量也要大打折扣。纯电动车只要超过一两天不开,下次启动就会发现冻掉了至少十几公里续航。相对于汽油车只是在冬天冷启动头几分钟油耗稍高以外,纯电动车劣势尽显。 还有一个大的缺点,充电耗时长,充电不方便,铺设充电桩对于企业来讲资本开支有很大,你很难想象大冬天在高速公路路口一群人在几个充电桩周围排队充电吧。 结合以上的看法,我们兼顾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混动车比较有前景,符合能源结构改善及智能车联网的需求,又能规避纯电动车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