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2月我市启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以来,全市已建成运营网点140个、充电桩停车位1068个,发展会员近30409人,投入运营车辆400辆……电动租赁汽车在江运营的近两年时间里,市民们的使用感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有关单位和部分市民进行了走访调查。 经济便捷市民出行新选择 “家里再买一辆车的话,油费、保险费以及各种维修、保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租赁电动汽车一分钟只要5毛钱,用于日常上下班,一年折算下来也就几千块钱,比买车划算。”在清湖街道一单位工作的小杨告诉笔者,家里有两人上班,但私家车只有一辆。在仔细算了一笔“经济账”之后,他基本使用电动租赁汽车上下班,方便又省钱。 市民小周经常在周末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外出游玩,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他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电动租赁汽车。“‘停车难’是个普遍问题,而电动租赁汽车有专属停车位,开出门几乎不用为停车发愁。”小周表示,电动租赁汽车市内外网点多,会员卡全国通用,操作简单、租用方便,相比燃油汽车,更低碳、环保,受到很多年轻朋友的青睐。 “我们的运营点位已实现19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借、还车十分便捷。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工作地点在乡镇、医院、学校或者企业等地的上班族,是江城电动租赁汽车的主要客户群体,占客户总数的60%以上。同时,来江旅游的游客也是电动租赁汽车的高频使用客户。”浙江衢州驿动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运营部工作人员陆南剑表示,去年,我市全年的电动租赁汽车订单量为36441单,电动租赁汽车已经凭借其经济便捷的优势,成为我市不少市民出行的新选择。 有喜有忧用户体验待提高 作为新事物,电动租赁汽车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客户的使用体验。 “可能因为使用的人实在太多,有一次我打开租车App想借车,却发现离我近的运营点无车可借,最后我跑了老远的路才借到一辆。”市民徐女士表示,由于人流量相对密集,在市区的运营网点不时就会出现“无车可借”的情况,尤其在上下班的用车高峰时段。 “那天下暴雨,我准备还车时却发现专用停车位已被其他私家车占满了,导致我无法按时还车,而租车费用也就无法结束核算。”市民王先生回想起最近一次使用电动租赁汽车时的感受时说道,私家车占电动租赁汽车车位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倒让电动租赁汽车原先“随借随还”的优势出现了“有借难还”的窘境。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租用电动汽车需要支付1000元押金,并且要在最后一次使用车辆一个月后才能申请退还,这对我来说租车成本有点高。”市民郑江波相告,租赁电动汽车内的卫生状况有好有坏,有小部分车辆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些现象都是影响客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对症施策改善提升不间断 “自项目运营之日起,我们在技术更新、运营管控、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就未停止过。”浙江衢州驿动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部分租车网点因人流密集而出现“无车可借”的情况,一方面,公司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新增100辆运营车辆;另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不同网点之间车辆的运维调度,全面提高存量汽车的利用率,并及时调回驶出市外的部分车辆,以满足市民的租车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客户的租车便捷度、减轻客户的租车负担,目前总公司已在上海开始试点,探索通过与支付宝等应用的合作,以芝麻信用分来减免客户押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也将在江山普及推广。”陆南剑说道,近期,公司还新推出了人脸识别技术,让客户信息得到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保障客户的账户安全。 对于私家车占车位、车辆卫生状况良莠不齐和损坏等不良情况,陆南剑表示,将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巡检机制,加大巡查整治力度。同时,他呼吁广大市民,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避免违规占用电动租赁汽车专用车位情况的发生,并及时上报车辆损坏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