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要买汽车的人,都想在汽车价格最低的时候买,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汽车价格的高低是会遵循市场规律。汽车的基本价格规律是新车上市的时候价格最高,然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逐渐降低,直到停产。 但是市面上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先是有优惠,但是后来不但没有优惠,反而价格又出现了增长。这是什么情况呢? 1. 中期改款,或者换代,年度小改不算。老车型停产或者改成所谓 经典版,继续销售,这种情况会涨价。这种情况也是消费者最经常能够见到的涨价,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经济现象。 2. 政策影响,比如购置税,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国家曾经有1.6L以下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后来没了,没有了之后,汽车的价格不会涨,但是缴纳的购置税会涨,所以汽车落地的价格就高了。再比如关税,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中美贸易影响,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关税涨了。 3. 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供不应求以后,就会涨价,比如最近涨价的雷克萨斯。这种情况也是消费者不太愿意看到的,市面上总会有一些车型,由于产品力比较强,特别的热销。但是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原本平价的车,会加价销售。 4. 厂商决策影响,曾经日产官方给中东生产的进口途乐提供官方质保,价格很便宜,但后来这款车下架之后,购买渠道少了,价格又涨了。 5. 自然灾害影响。 这种情况不多见。比如美国飓风,日本地震,东南亚海啸什么的。 影响了汽车生产,原来优惠的,突然就不优惠,甚至涨价了。 其实我并不会建议大家新车上市之后马上就买,因为这个时候价格非常坚挺,不会降价。通常情况下上市一两年的时候,购买是最划算的。而如果消费者想要抄底的话,那就等到换代之前购买。这个时候虽然车型已经不那么新了,但是,价格已经没有降价的空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