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汽车组组长张程航认为,伴随着中国人购买力随收入增长而大幅提高,进口汽车消费保持稳定,而进口汽车的消费意义重点体现在了弥补中国中高端汽车消费和个性化的需求上。 同时,中国的汽车消费也直接受到政策影响。比如,2009年汽车购置税减半至5%,政策刺激效果立即显现,行业销量月度同比增速转正并持续走高至2009年11月的95.2%。 而从进口关税的角度看,随着中国市场新一轮的开放,进口汽车关税大幅下调,消费者从中获益的同时,部分进口汽车在华销量明显增长,国外车企也感受了中国进一步开放所带来的机会。据统计,自2018年7月1日开始,我国进口汽车关税从25%下调至15%,促使部分进口车价格下降约8%-10%,一方面,中高端汽车消费者从降关税中享受到了政策福利,另一方面,如雷克萨斯和保时捷等国外车企也因为关税的下调,促使2019年上半年销量增长约20-30%。 洞察进口消费新趋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的私人轿车不过数百辆,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期迎来进口轿车热,仅仅两三年时间,我国在进口汽车上耗费的外汇储备就相当于此前3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投资的两倍多。 1994年,“鼓励汽车消费”被提出,先富起来的人购车热情一下子被点燃。2000年首次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之后,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进口开始了真正的井喷。 我国汽车进口政策为汽车行业发展壮大提供的机会,伴随着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汽车消费市场越发健康成长。当下的中国汽车消费者正在追求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的产品,未来的汽车消费也将呈现出电动化、自动化、智能化等趋势。 另外,外商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有分析指出,更多的国外车企开始专门为中国市场研发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型,比如雷克萨斯为中国市场设计提供的7座SUV。同时,国外车企也将关注高端汽车的本地化生产。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以及最大的豪华车消费市场,考虑到关税、时间成本等因素,未来国外车企可能出现更多的本地化生产。以宝马X3 SUV为例,2018年之前,该车型由宝马美国工厂生产,每年在华销量约为4-5万台,2018年开始国产化,最终,进口被国产替代。 结合未来汽车消费电动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本届进博会将对奥迪、通用、奔驰、丰田等全球顶尖车企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先进新技术,以及第四代飞行汽车、氢燃料汽车与加氢站等产品集中展示。华创证券张程航认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前几年提出的新技术的商用情况。 第二届进博会汽车展区 重点关注自动驾驶 2019年11月5日-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召开,七大展区之一的汽车展区将通过30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展现来自近20个国家、近60家展商的新技术与新产品。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汽车展区的“自动驾驶动态体验活动”。自动驾驶是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等)、雷达、全球定位系统和监控装置等配合协作的自动、安全的汽车操控系统,同时,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与全球各国争夺的科技高地。 虽然自动驾驶早在多年前就被全球著名信息技术研究与咨询机构Gartner纳入旗下新兴技术曲线(The Hype Cycle),但其发展也受到成本、可靠性、道德及法律等因素影响。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甘沙曾表示,虽自动驾驶面临着来自算法和系统的商业化困难,但可以通过在有边界的场景和中低速的车速限制下开始商业化。 不过,伴随着商用研发投入的加大,以及主要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相关策的推动,无人驾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L2级的商用化以及L3级的潜在商用化(注:L0为人工驾驶,L1为辅助驾驶,L2为半自动驾驶,L3为高度自动驾驶,L4为超高度自动驾驶,L5为全自动驾驶)。Gartner预测,到2021年10%的新车将拥有自动驾驶能力,而工信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政策提及,2020年30%新车都要搭载L2自动驾驶。 作为第二届进博会的创新举措和亮点活动之一,汽车自动驾驶体验活动将打造自主泊车、V2X 功能(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自动驾驶功能等体验场景,通过与5G、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结合多场行业政策、前沿技术相关的重量级论坛,为当下汽车消费升级提供权威和深度的洞察。 进博会将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与全球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品相互连接,让全球共享中国开放的机遇,并且满足国人更美好生活的需求。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生机蓬勃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