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全球知名房地产企业掌舵者许家印怀揣2万元南下深州,赌上全部身家,开创了恒大事业。27年后,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携带千亿资金,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展神速。 截止目前,恒大已完成在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动力电池等重要零部件备产、销售渠道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后市场等多线布局,虽然经历曲折,但在许家印坚决的造车态度和充沛资金下,恒大造车一直在提速,仅一年时间,许家印豪掷近4000 亿元,为其买来了一条新能源汽车赛道。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信息显示,目前恒大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主要分为四大板块——整车、动力电池、充电设施和市场营销,分别归属恒大健康和恒大集团各自运营。 作为成立仅23年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在7月22日,《财富》杂志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榜单中,恒大以704.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138名,较去年大幅上升92位,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提升最快的企业之一。在地产行业受到国家严格管控的环境下,恒大或凭借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开启“第二曲线”增长。 缘何造车? 自2015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经历三年快速增长后已出现疲态,这场由全民加杠杆引起的房价上涨或将抵达“天花板”,留给地产公司利润上升空间已十分有限,在“只住不炒”的原则下,包括恒大在内的房地产企业都在谋求“去地产化”,积极寻求业务转型。对于经历过中国经济激荡三十年的许家印,或许懂得未雨绸缪的重要性,跟着时代风口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下一个超级风口,正对准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待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十分明确,免购置税、不限号、价格补贴等保护性政策,令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近10年内扩大了100倍,在中国车市连续28年正增长被画上句号后,车市寒冬悄然而至,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异军突起,2018年全年销量超过125万辆,同比上升61.7%,这是自13年来各地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火爆缩影。 恒大基于业务“多元化”战略考量,综合政策、市场、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出发,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或许能够实现业务协同和资源合理分配。 千亿买来全产业链 12天前,许家印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落下最后一子,牵手国家电网共同出资1.8亿元,正式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双方各持股50%,聚焦社区智能充电桩建设运营等业务。 这位房产大佬的造车梦,正式搭上了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这班“快车”。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持续增进,截止2019年6月,中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已接近300万台,充电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国家电网作为中国投资建设电网运营的核心企业,在充电桩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其电桩运营仅次于特来电,在高速公路、城市核心等地域,国家电网具有垄断性地位。恒大通过接入国网智能能源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电力削峰填谷、有序充电,降低车辆充电成本。 仅一年之间,恒大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节奏如此之快的造车协奏曲,符合一贯的许家印“速度”。 而这位“门外汉”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举投入,始于联手法拉第未来(下文简称FF)。2018年6月25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FF 45%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一时间,FF发布消息透露,公司已正式通过美国政府CFIUS审批,完成首轮20亿美元融资,其令“梦想窒息”的贾跃亭担任首席执行官。 彼时,许家印借力FF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显得志在必得,但贾跃亭却让许老板栽了跟头。仅“婚后”半年,这位中国最著名的“老赖”烧掉了恒大8亿美元,最终闹到对簿公堂。 与FF的种种矛盾成为许家印造车梦中的一段插曲,但眼泪背后,恒大健康一张令人艳羡的股价走势图或许能令这位投资者感到一丝欣慰。 2019年1月15日,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收购NEVS 51%的股权入主国能汽车,并获得企业掌控权。仅仅14天后,NEVS又与瑞典跑车公司柯尼塞格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成立一家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NEVS持股65%,占据主导地位。 据了解,国能汽车拥有瑞典总部及全球研发中心及天津生产基地,生产规模约在年产量15万台纯电动汽车。而和科尼塞克的合资公司则被授权使用这家超跑品牌在轻量化、动力驱动系统、电气系统、智能驾驶等领域的高尖端技术。 在完成整车领域布局的同时,1月24日,这位势要造车的“搅局者”还作价10.6亿元收购了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心能源有限公司58.07的股权,以此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以求掌握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