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在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当前,汽车市场的一些乱象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乱收费现象急需规范。目前,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就是收费问题,消费者在购车时,会遭遇各种收费,如金融服务费、咨询费、抵押登记费、PDI检测费、出库费、GPS费、上牌费等各种费用,部分经营者强制消费者购车时在该店购买保险,有的经营者利用消费者不知情多收费,导致购车纠纷。第二是零利率、低价等虚假宣传的问题依然存在。第三是汽车销售后市场的问题依然严峻,汽车配件市场三无产品多,维修领域过度维修突出。第四是二手车市场,存在修改公里数等隐瞒欺诈行为。 【整治】 重点查处这些违法行为 “我们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此次重点整治在各个区同步展开,对全市的汽车市场进行彻底的整治检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环境建设指导科科长李命新对记者说。 李命新告诉记者,此次检查将重点对汽车维修销售市场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检查汽车配件市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汽车企业在维修中声称使用进口、原厂配件并收费,但实际以国产配件冒充进口配件、以副厂配件冒充原厂配件,甚至使用“三无”汽车和无中文标识配件等行为;汽车配件经销商销售不合格产品;强制加价、搭售、故意拖延或无理由拒绝消费者维权等行为。并对“霸王条款”、收取金融费、汽车保险费、手续费、上牌费等进行严厉查处。与此同时,还将对首府停车场乱收费行为进行整治,如未经批准擅自设置停车场进行收费、超政府定价标准收取停车费、社会停车场不执行15分钟免费政策、擅自施划泊位等。(记者 刘 睿 刘 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