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增程式技术,更深层的问题是,该技术很适合当下中国的现实条件,也是理想打开这个市场的敲门砖,但在投资人眼里以及消费者心里,增程式或许只是过渡期的一种选择,待各种条件成熟后,特斯拉这样一步到位的纯电动汽车或许才是最优选择。是否一直采用增程式技术,或许也是理想未来要面临的抉择之一。如果选择纯电动,蔚来、特斯拉似乎已经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盈利也是迟早都要面对的问题。尽管理想很擅长控制成本,但是它目前还是在亏损的。理想汽车2018年、2019年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24.38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亏损分别为7710万元和7520万元。以此计算,理想汽车累计亏损超40亿元。如何盈利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共同课题。蔚来也不例外。今年一季度,蔚来净利润亏损16.92亿元,整体毛利率为负12.2%。这意味着,蔚来虽然卖了5万辆车,但是“卖一辆亏一辆”。 所以除了卖车,理想也在谋划更多的业务,比如自动驾驶技术。自媒体《建约车评》曾引用李想的表述称,“造车、拼命地卖车,就是希望在2025年的时候,能够获得一张自动驾驶赛道的入场券,到2035年的时候,让理想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商。” 在理想汽车投资人、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看来,自动驾驶技术确实很有前途。他曾做过颗粒度很大的计算,现在全球有70亿人,假设每天只有10亿人是需要自动驾驶服务出行,一张订单是5美金,往返是10美金,10亿人就是100亿美金。如果一天能产生至少100亿美金现金流,那整个智能出行行业会诞生几家万亿美金的企业。 如果理想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分得一本羹,成为千亿美金车企都不是梦,但是百度等公司都已经深耕多年,都想着早日商业化,而还没拿到入场券的理想又该如何乘风破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