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要十年才能恢复?汽车板块需要来点刺激的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2
摘要:全球汽车市场需要10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 素有 德国汽车教父 之称的费尔迪南德·杜登赫费尔悲观地说 这句话里最令人揪心的 其实10年这个时间期限 而是 需要10

  “全球汽车市场需要10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

  素有“德国汽车教父”之称的费尔迪南德·杜登赫费尔悲观地说。

  这句话里最令人揪心的,其实10年这个时间期限,而是:需要10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估计你也有所耳闻,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连续第二年下降,只售出汽车9030万辆,远低于2018年和2017年,已经是近年来的最低谷。所以2019年底的时候,大家就已经预计到:接下来的汽车行情不会好。

  但2020年的局面直接一巴掌把人给打懵了。

  打个比方,对于近十年都在吃香喝辣的全球汽车行业来说,2019年相当于只喝了点肉汤,而且行业已经做好了2020年勒紧裤腰带喝稀饭的准备。

  谁曾想,2020年开年,疫情出现!大家现在连水都喝不到了!又饿又渴的情况下还听到有人说:要想再喝到肉汤,要等到十年之后。这换谁受得了?

  据统计,截至4月初,全球停产的整车厂超过150家,而停产的零部件企业超过三千家。市场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将下滑20%以上。

  危急时刻,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

  美国实行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将有大量资金救助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经销商,以保持充足的流动性。

  法国政府愿意提供约3000亿欧元的贷款,以确保雷诺和雪铁龙两大汽车集团的正常运营。

  由于德国车市股价大跌,为了避免本国企业被外国收购,德国政府也将支持大约1500亿欧元,同时德国政府还准备在必要时,收购部分或全部的股份。

  汽车企业也纷纷启用避险法则:降薪、裁员、停产。

  在全球汽车行业风声鹤唳之际,有一个地方却备受瞩目。那就是——中国。

  尽管中国汽车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季度,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2.4%。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未饱和汽车消费市场,而且作为最先从疫情中复工复产、国民储蓄水平领先世界的国度,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厂商眼中的一块“肥肉”!

  可以预见的是:2020年,一场激烈的汽车市场争夺战将在中国打响!

  这一战不仅事关金钱利益、更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

  中国的汽车产业迎来巨大机遇,也将面对更加残酷的挑战!

  在人大代表们纷纷亮明提案、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出台在望的关口下,国内汽车产业走向何方?谁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本文将从A股估值、国内政策以及具体的结构机会三个维度,抽丝剥茧,带你走进疫情下的汽车市场!

  被低估的汽车板块

  结构性分化是2019年以来A股的主基调。

  无论是备受追捧的新基建,还是想象空间巨大的高科技个股,亦或是国民消费龙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股价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相比之下,汽车行业整体估值不太乐观。

  作为重资产行业,从PB(市净率)来看,汽车行业当前的估值水平一直在历史低位徘徊。

  

要十年才能恢复?汽车板块需要来点刺激的

      相比于另一大消费行业——家电,明显可以看到,家电行业的PB水平当前处于历史中值,并且是从2017年之后与汽车行业出现明显分化,这意味着同为传统消费市场,汽车行业当前估值的上升空间要更大一些。

  

要十年才能恢复?汽车板块需要来点刺激的

      这种局面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当前A股整体在3000点上下徘徊,市场情绪不高。

  另一方面,作为房地产以外的中国第二大消费产业链,汽车消费近2年来景气度不佳,行业整体估值受限。

  而且,相比于那些科技含量普通人看不太懂、市场追逐热炒的高科技股来说,传统行业的模式简单、增长逻辑有迹可循,我们很难在汽车领域找到如同新兴创业公司“市梦率”一般的估值回报。

  相应的,结构分化的过程中,如果依然盲目追求当前的热点白龙马,也可能会遇到估值杀跌、估值上涨空间不足等潜在风险。

  当前汽车行业的底部估值,如何才能转化为实质性的上涨空间?

  这需要来自外部的刺激,比如政策支持。

  大力出奇迹

  过去十年,我国共出台过两轮针对汽车行业的消费刺激政策,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2009-2010年,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等一系列组合拳,给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带来了显著提振。

  2015-2017年,购置税优惠、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的政策,也给当时汽车的销量增速下滑的趋势,暂且扳回了一局。

  

要十年才能恢复?汽车板块需要来点刺激的

      如今,面对连续两年负增长的汽车市场和一季度停工停产、消费停滞的局面,就笔者个人判断,接下来的促汽车消费政策,将会比2009年和2015年的政策力度更大!

  在当前疫情、国际局势等复杂因素影响下,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承压已经成为共识。从国家调控和经济增长动力的角度看:

  如今,外贸进出口层面,当前外贸遭遇疫情导致的订单锐减和逆全球化趋势的双重压力。

  投资层面,老基建效用递减、新基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因此要想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消费将是政策调控必须关注的大头。

  但是当前消费层面存在“报复性消费”未至、“报复性储蓄”先来的消费氛围,我国最大的消费支出——房地产作为政策红线也不能松口子。因此作为国内第二大消费市场——汽车自然成为了促消费的重中之重。

  近期,“促进汽车消费”的字眼已经在官方文件中屡屡出现,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月24日,商务部、发改委、卫健委发布《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提出稳住汽车消费,积极推动出台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等。

  3月31日,国务院出台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2年、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降低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增值税税率等三项措施;

  4月7日,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企业“准入”规则宣布“解封”,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五大利好重磅出炉。

  这两天,多名人大代表也纷纷拿出提案:比如取消汽车限购限行政策、解决交通拥堵、将车辆购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来提振汽车消费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

  更大力度的促汽车消费政策已经箭在弦上,呼之欲出。

  

要十年才能恢复?汽车板块需要来点刺激的

      结合汽车市场对历史上几轮刺激政策的反应来看,历史上两次促消费政策实施期间,汽车行业的整体估值也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回升。

  笔者预计,2020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重磅政策的落地,汽车消费将迎来一波有力的反弹,A股汽车板块也有望随之迎来修复性机会。

  谁是赢家?

  不可否认,当前的国内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确实进入了乏力期,前期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退补的节奏中逐渐冷静下来,疫情的影响下,乏力的汽车消费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无论是整车厂商还是产业链的上下游,都必须适应存量市场的新节奏。

  从增量市场步入存量竞争的过程里,无论什么行业,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分化,当遭遇市场增速下行和疫情黑天鹅之后,这种分化速度将更快!

  即便在政策的扶持下,汽车行业也不会出现天降甘霖、人人受益的美好局面,机会永远是结构性的。

  对于疫情期间出现临时性危机的优质企业来说,政策利好是短期的雪中送炭、长期的锦上添花。

  但对于已经在危险边缘无力挣扎的企业来说,政策的利好只能延缓死神到来的脚步。

  政策洗礼到来后,新的结构性机遇已经开始酝酿。

  在传统整车厂商中,从后疫情时代的品牌竞争力角度来看,4月销量数据已经初现端倪。

  4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市场供需已经大幅改善,接近正常消费水平。

  从类型上看,日系合资品牌和自主领军品牌走势总体较强。长安、吉利、一汽、广汽等厂家的乘用车零售都实现了同比、环比的双增,表现亮眼。

  自主品牌龙头长安、吉利,国内品牌竞争力确立,后续增长空间较大;

  一汽集团凭借红旗系列有望实现爆发;

  广汽的乘用车中,日系合资车占大头,疫情影响下的爆发力值得期待!

  从政策落地趋势来看,目前新能源成为政策重点倾斜领域,反弹机会大,但竞争的不确定性较高。

  在补贴退潮后,新能源厂商间的残酷竞争仍在继续并且越演愈烈。部分过去的头部企业如北汽蓝谷(行情600733,诊股)由于对退补后的产品换代准备不足,缺乏新一代明星产品,目前面临后劲不足的状况。

  与此同时,传统汽车厂商的新能源品牌也已经逐渐孵化完成加入战场,如长城汽车(行情601633,诊股)的WEY品牌增长势头正酣。

  海外势力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欧美老牌车厂的新能源车型纷纷落地,特斯拉国产车的降价给国内市场带来冲击,国内新能源战场形势趋于复杂化和严峻化,面临内外双重冲击。

  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厂商来说,接下来一年的争锋之战,不确定性实在难以估计。

  新能源整车厂竞争的不确定背后,新四化转型趋势是确定的,产业链龙头受益。

  相比于新能源整车厂,“新四化”产业链的供应商龙头在政策利好下的业绩上升,更值得关注。

  比如,电动化趋势下,可以关注充电桩厂商、电池生产商、电池零部件供应商、氢能源的龙头,如特锐德(行情300001,诊股)、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淮柴动力、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恩捷股份(行情002812,诊股)等。

  再如,智能网联化趋势下,可以关注特斯拉产业链国内部件供应商,如均胜电子(行情600699,诊股)、拓普集团(行情601689,诊股)、银轮股份(行情002126,诊股)、华域汽车(行情600741,诊股)等。

  不过,考虑到这些供应商的市值已经比较高,政策刺激下,业绩虽然也将迎来修复提升,但从短期市值表现角度来看,笔者预计,前文提到的、被低估的优质燃油整车厂商,反弹力度或许更为明显。

  决胜下一个十年

  汽车市场需要十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十年的市场变迁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崛起、没落、兼并、转型,往往在最艰难的时刻发生。

  战役已经打响!

  2030年,世界汽车市场格局,大有不同!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