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冲击下,海外需求极度萎缩,扩大内需战略成为近阶段国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从中央到各地出台了各种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发国内的消费潜力。作为全国经济重镇,上海近期推出的“五五购物节”广受好评,未来几天还将推出针对高新经济的“信息消费节”,针对5G、智能汽车等产品进行重点推介,既为市民购物提供折扣便利,还将有利地促进信息产业的消费。 “五五购物节”消费额近千亿 涌现消费新模式 作为国内新消费的高地,上海早在4月份便已经出台了相关促进消费的政策。4月15日,作为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上海市发布了《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这也是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一步大棋。 《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5月4日开始的“五五购物节”。通过组织重点商圈、特色商街、商业企业、品牌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实现线上引流带动实体消费,充分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此外,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娱乐消费等其他十一项措施也是上海市重点着力来释放消费需求的强力手段。 “五五购物节”已经进入高潮,力争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和平台企业积极性,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乘数效应。目标是千企万店、全城动员,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其中包括41家上海市级重点活动以及各区近百场特色活动,各区以及百联、光明、阿里、腾讯、拼多多等公司都将参与。购物节活动包括主会场、线下分会场、线上分会场等形式。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让消费端“买买买”热情火力全开,背后是“供给侧”的给力。一是参与的商家云集,合计超过62万家,线上超过52万家,线下超过10万家。二是优惠到位,各类平台和企业发放优惠券超过240亿元,撬动效应明显。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介绍,“五五购物节”10天消费额达到977亿元。5月前十天,上海线上销售快速增长,销售额达到400亿;线下实体商家全面回暖,大数据监测的实物消费482亿,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旅游接待总人数707万人次,拉动消费95亿元。 仅10天,上海“五五购物节”的消费额就已非常接近去年整个5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今年2月份整月还高出250亿元,上海的消费活力在购物节激发下非常强劲。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之一。“五一”期间全国市场人气明显回升,消费呈现积极回暖态势。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上海“五五购物节”开展大规模促消费活动,“五一”期间重点监测商圈客流环比增长68.5%。 疫情对国内经济最大的冲击在于需求的萎缩,如何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复苏的最大瓶颈。前期宅经济、网红带货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主要模式之一,但是其流量还不足以带动各行各业海量的规模,内需扩大必须依赖于线上、线下消费的共同恢复。线下消费在疫情影响下信心不足,缺乏人气,想要尽快恢复正常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上海商业底蕴深厚,消费人群庞大,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5万亿元,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上海举办全民购物节,标杆作用非常强,想必“五五购物节”会激发其他城市更多的跟随者。 上海力推“信息消费节” 聚焦数字新基建等 作为“五五购物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计划于5月17日举办的“信息消费节”将以“数字赋能消费新时代”为主题,聚焦数字新基建、在线新经济,主推市民最有感受度和获得感的“三大产品、三大服务、三大场景”,通过组织百场活动、千种商品,推进新制造、新消费,激发信息消费活力。 三大产品方面,重点鼓励5G+、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等新型信息产品的升级消费。5G+方面,三大运营商联合华为、OV、中兴等企业推出“5G进万家”系列活动,包括5G手机促销、5G流量赠送等活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拼多多联合上汽荣威、凯迪拉克、大众等品牌,打造线上VR购车体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消费。特斯拉赠送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套件。智能家电方面,和家网联合上海100+知名品牌,通过“云采购”活动,让市民体验家电智能化、人性化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