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考虑到目前部分国家(地区)对航班/列车/船舶采取限制措施,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物流不畅等问题,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作用,支持企业通过网上洽谈、网上参展等方式主动抓订单,支持企业赴重点市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海外仓。 高峰还介绍了第三届进博会目前招展工作进展情况。他表示,目前签约报名参展企业已超过1000家,已签约展览面积接近规划面积的60%。 其中,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规划展览面积较第二届增加一倍,将重点引进药品、医疗器械、养老康复、营养保健食品、医疗服务等题材。目前,该展区已签约展览面积达规划面积的80%以上,已签约世界500强及龙头企业近60家,多家企业将推出包括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体温枪、防护口罩等防疫相关产品。 58国采购中国医疗物资 71国洽谈中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疗物资出口规模稳步增长,随着中国医疗物资出口规模有序扩大,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但有外媒称,美国正在考虑对中国采取法律行动,指控中国在新冠蔓延之际,限制在华生产口罩和其他医疗装备的美国制造商向美国出口产品。 对此,高峰表示,截至4月8日,已经有58个国家(地区)以及4个国际组织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医疗物资商业采购合同,还有71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正在与中国企业开展商业采购洽谈。此外,还有其他的国外采购商与中国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合作。 另据中国海关统计,从3月1日到4月4日,中国出口主要防疫物资102亿元,主要包括口罩约38.6亿只;防护服3752万件;红外测温仪241万件;呼吸机1.6万台,新冠病毒检测试剂284万盒,护目镜841万副。 高峰强调,中方反对歪曲事实、推卸责任、将抗击疫情政治化的做法,愿意与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共同携手,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同时,也希望有关国家和个别政客在疫情面前摒弃对抗思维,切实担负起责任,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战胜疫情。 此外,针对部分国家声称的,中国出口到欧洲一些国家的医疗物资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高峰回应称,商务部对此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联系有关国家政府和企业进行核查。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这些报道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出现所谓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中欧在生产标准、产品适用环境方面存在差异,有些欧洲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不够熟悉,甚至出现失误。 高峰强调,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医疗物资质量安全。近日中方出台了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医疗物资产品质量,规范出口秩序,出口相关产品必须取得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资质,符合进口国(地区)质量标准要求。 商务部外贸司一级巡视员江帆表示,中国愿意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为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加倍地回馈国际社会。同时也提醒国外采购商从药监部门公布的企业名单中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因为产品不符合资质要求而导致无法正常出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