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过去几年一些消费股走势强劲,穿越牛熊,归根究底是其业绩保持了较快增速,叠加了估值中枢提升。从目前情况看,消费股短期业绩受到冲击是确定的,对中期业绩的影响程度还需跟踪。同时目前消费股的估值并不便宜,安全边际不足,因此目前选择继续观望,避免落入价值陷阱。 目前的一致预期是上市公司业绩的二季度同比增速会较一季度的同比增速出现明显改善,世诚投资对此难以认同。至少以下行业的基本面在二季度可能更弱:银行、地产、能源、交运、部分可选消费板块,以及部分出口导向型和海外供应链受阻的行业。 泓德基金基金经理秦毅表示,依然关注两个方向:一是符合经济结构转型产业方向的板块,主要是成长;二是符合我国消费升级方向的板块,主要是大消费。成长型板块主要是以光伏、风电、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及以TMT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大消费类主要包括医药、食品饮料等。 大市方面,沣京资本表示,展望4月份,已有相对积极因素出现,一是海外主要经济体疫情开始出现积极变化,市场必然有一波反弹;二是国内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特别是推进终端消费的正常化。中长期看,中美经济处于库存周期的上升初期,疫情虽然对短期流动性有影响,但超额流动性依旧充裕,权益投资环境友好;A股市场估值水平具备配置吸引力,结构性分化仍然存在。不过中期仍需对海外市场的风险保持警惕,关注疫情扩散、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的变化和全球经济降速对金融体系和资产价格的潜在冲击。 二季度消费白马胜率更高 重点关注九大细分行业 在此前对于A股日历效应的统计中我们发现,二季度消费白马相对于沪深300有更高的胜率(白酒在过去15年每年6月对沪深300保持全胜)。具体来看,二季度取得超额收益大于60%的行业,除了白酒之外,还有保险、空调、中药、乳品、化学制药、医药商业。 相反,在每年以2月份为代表的春季躁动中,取得超额收益概率最高的则是科技类板块。 这种日历效应背后的逻辑主要在于: (1)每年一季度春季躁动前后,宏观流动性较为充裕、微观层面成交活跃,对应市场较高的风险偏好,于是市场给予长期业绩展望的权重更高,科技和一些主题具有这样长期展望的成长性优势,于是反弹空间更大。 (2)每年二季度开始,宏观流动性大部分时候边际上不能继续扩张、微观层面成交萎靡,对应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于是市场给予当期业绩的权重更高,消费板块和白马股表现更好。 考虑到中报业绩改善程度和后续持续性、龙头公司估值的情况、对业绩超预期可能性的判断,建议二季度重点关注的细分行业报包括: 5G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医疗信息化、医疗器械、食品和零食、高端酒、疫苗、餐饮和短途旅游、内销家具、装饰建材、装配式建筑 消费主题基金怎么选? 消费行业细分领域众多,主要可以分为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表示,大消费板块虽然不是对经济景气度最敏感的行业,但是拉长来看受益于中国消费升级大趋势。而在大消费板块中,必选消费领域的机会更大一些。一方面是因为在当下的环境我们更应该关注确定性,此外,随着相关政策的刺激到位,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就业者收入的提升,与必选消费领域的表现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必需消费行业:是需求最稳定的行业,涉及到农副食品、饮料、酒等。一般消费的频率高、单价较低,满足的是刚需。这个行业也是巴菲特最青睐的行业。 包括的指数有:上证消费指数、上证消费80指数、中证消费指数、全指消费指数等,以及比较特殊的中证白酒指数、中证食品饮料指数。主要的指数基金如下: 可选消费行业:需求比必需消费弱,有一定周期性;受益于人口红利,有升级换代的特性。如汽车、大家电、奢侈品等。 主要指数有: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等。主要主题基金如下: 对比来看,必选消费周期属性弱,而且由于特殊的行业性质,必选消费行业的毛利和周转水平都不错,趋势行情中弹性也很棒。另外从居民在必选消费的消费升级来看,行业仍然有非常强劲的发展空间。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和3月新发行的富国中证消费50都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