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引导电动化转型:在公交、物流、出租等公务领域先行试点燃油车禁售,鼓励部分大气污染重点治理区域和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较高的城市优先试点燃油车禁售,明确网约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要求。 2)鼓励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加大对高研发投入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对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扶持;统筹政府、企业与高校等各方力量对电池材料、核心芯片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 3)加强电池安全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平台等建立预警机制,加强事前监管;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测试,加强事中监管;建立追责制度,加强事后监管。《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显示,2019年5-8月发现的79起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中,接入监管平台事故车辆有47辆,28起事故在发生前10天内,已被监管平台预警。 4)发展扶持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车主由于社会关系、经济条件、家庭人口的变化,一般换车时间3-5年。传统燃油车3年残值率在70%左右,新能源车3年残值率在30%左右,贬值太快,试错成本太大,很多消费者都不敢购买新能源汽车,观望情绪浓厚。 5)加快私人充电桩建设,鼓励推广社区智慧充电:充电难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截止到2019年11月我国公共充电桩49.6万、私人充电桩67.8万,距2020年目标完成率分别99.2%、15.8%,私人充电桩建设远不达预期。对小区电网负荷冲击较大是私人充电桩建设缓慢重要因素;推广社区智慧充电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降低电网负荷。 风险提示:产业链成本降幅不达预期、数据统计口径不同。 目录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建立一定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2政策端:各国加快电动化转型,欧盟最积极、中国次之、日本随后、美国最保守 2.1各国电动化总体规划 2.2 中国:补贴加速退坡,双积分接力构建长效驱动机制 2.3 欧盟:史上最严碳排放标准,电动化转型成唯一出路 2.4 美国:需求侧税收减免,供给侧积分驱动 2.5 日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双核推动 3 需求端:中国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1 分地区:中国占比过半、欧盟占比两成、美国排第三 3.2 分技术:全球EV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供给端:中、欧市场被本土品牌统治,美国特斯拉加速全球化 4.1 分企业:TOP20车企中国占10家,特斯拉扩大领先优势 4.2 分车型:特斯拉Model 3一枝独秀 4.3 技术储备:BEV专利中美日韩合占九成,HEV、FCV专利日本一家独大 5 产业链配套:日本最齐全,中国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欧盟、美国电池环节缺失 5.1 三电配套:日本齐全,中国电控IGBT严重依赖进口,欧美缺乏动力电池企业 5.2 充电桩:车桩比中日欧较接近,美国偏低 6 展望:百年汽车大变局,守得云开见月明 正文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建立一定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2019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过半,增速远超海外。据中汽协统计,2019H1国内新能源乘用车(EV+PHEV)销售56.29万辆,同比增长57.75%。据Markline统计,2019H1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售42.13万辆,同比增长24.50%。2019H1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合计销售98.42万辆,中国占比57.19%,超过一半,增速较国外高33.2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