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深入凌福顺纪念馆,聆听凌福顺革命烈士的故事,观看《十字架上的英雄》影片片段,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和教育 许孙月 供图 东南网宁德10月30日讯(通讯员 许孙月 李清旺 周天鑫) “项目建设遇到什么具体的困难?”“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日前,在福建周宁县山海协作产业园区项目点,该县处级领导干部与园区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寻求破解难题的硬招实招,力促园区建设。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周宁县迅速展开各项工作,坚持“四个在现场”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有机融合、贯穿始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周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坚持学习教育在现场 今年以来,该县始终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探索建立“对标先进典型学、红色基地现场学、紧贴工作结合学、深入基层一线学”的“四学”模式,用好县内革命历史纪念馆、后洋村黄振芳林场以及凌福顺烈士事迹等特色教育资源,以灵活多样、易于接受的方式强化学习教育效果。比如县委常委深入凌福顺纪念馆,聆听凌福顺革命烈士的故事,观看《十字架上的英雄》影片片段,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和教育。深入开展“三学三讲三进”活动,组建“说逗唱”小分队,以评书、北路戏、三句半等形式,形象化铺展,将新思想和精准扶贫、特色农业等具体政策结合起来,走进田间地头、企业一线、寻常百姓家宣讲,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传宣讲活动100多场,受众约1.7万人。 县处级领导深入李墩镇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项目现场推进工作。许孙月 供图 坚持调查研究在现场 该县始终坚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一线现场开展调研,在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六必访”活动,即对重点企业项目、乡村振兴试点村、老区基点村、贫困村户、困难党员、返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走访,征集意见建议。 活动开展以来,县处级领导共计下基层走访企业43家、项目76个、乡村72个。同时,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到挂钩联系的乡镇、村(社区),问政、问需、问计于民,摸清实情、解剖麻雀、总结经验。 截至目前,县直机关进村进企进项目入户119次,带动科级干部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广开言路听意见,围绕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摘帽、作风转变5个方面征求意见建议,采取个别访谈、召开征求意见会、新媒体留言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党员群众、工作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多渠道征求到意见建议420多条。 坚持解决问题在现场 结合征求意见建议,认真梳理问题意见,归纳成5类56个问题,县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主动认领,深入剖析原因,前往问题集中的山海协作产业园、梨坪工业园、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等地察看调研、靠前指挥,解决园区建设重点难点问题10多项。在机关单位广泛开展“挂百村联千户”活动,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直接走进基层,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发展瓶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盼、愁”等方面问题。针对李墩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建设临时用电问题,该县工信局现场办公,指定工贸公司先垫付电费,立即申请临时用电户头,安装变压器予以解决。为解决服务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改善城区交通秩序,该县购买社区巴士30辆投入试运营,并建立公交发展财政长效补贴机制。 图为周宁社区巴士投入试运营。许孙月 供图 坚持推动工作在现场 周宁县结合主题教育推动项目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开展“挂项目、促赶超”活动,3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挂钩推动;出台一线考察干部工作办法,做到在一线考察识别,培养选拔一批项目建设优秀人才;定期召集住建、财政、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现场会商,倒排施工计划,协调解决融资难、安征迁等问题,并由专人提供“一对一”服务,为施工单位讲解相关财政政策,惠企政策。在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三挂三促”活动,即挂乡村、促振兴,挂项目、促赶超,挂企业、促发展,深入企业、项目、施工等现场,聚焦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等5个领域方面工作,以上率下,促进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笃定实干,着力打造生态康养胜地、全域旅游福地、现代特色农业产地、高山冷凉花卉基地、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集群地,推动走好周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廖诗朝 关键字:项目,问题,深入,现场,教育 打印 收藏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相关新闻 更多>>宁德网络电视
航拍宁德高速:生态闽东山海交响(视频版)
习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
震撼!直击武警宁德支队首届军人运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