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涉台检察特色展示平台——厦门台胞台企权益保护法治宣传基地正式启用。平台用翔实的图文资料、生动的视频影像和典型案事例,宣传中央对台方针,展示福建涉台工作的检察作为。 “看了展示平台,我很感动!希望有更多的台胞台商到这里来,看一看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台胞台企权益的实际成效,感受在闽投资兴业、安居乐业的好环境。”当日,应邀前来参观的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深有感触地说:“幸福台胞在福建!”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近年来,福建省检察机关立足职能,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充分发挥独特的地域人文优势和司法业务优势,在依法保障台商台企合法权益、增进两岸民生福祉和提升司法交流互助质效上,倾心用力、主动作为,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涉台检察工作品牌。 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霍敏表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中央、省委和最高检对台工作部署要求落实落细,要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创造更加优质的司法环境,为把福建建成台商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注入法治力量,贡献检察智慧。 主动作为,以优质服务提升获得感 “有个合同纠纷,方便咨询检察官吗?”带着一项环保专利到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创业的台胞梁先生没想到,自己在该区检察院服务台胞微信群里的一个留言会引起关注。 看到微信留言,检察官很快联系了梁先生,详细了解事情始末,帮他梳理法律关系,查阅和收集了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案例,并为他提供了纠纷解决办法。 “检察官的热情帮助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大陆法治的温暖,坚定了在这里发展的信心。”梁先生感叹道。2018年11月,他的一项发明专利“防地灾海绵坡地生态结构及生态防护方法”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环保推广之梦在闽落地生根。 福建是台胞主要祖籍地,改革开放以来成为台商台企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2017年,入闽台胞就达313万人次;台湾百大企业中,有一半以上在福建设厂,闽台贸易累计突破1万亿元。为顺应台胞台企在闽发展的司法需求,推动落实对台胞台企同等待遇,2018年6月,福建省检察院率先在政法系统出台依法保障台胞台企合法权益“18条意见”,把保障台胞台企人身财产权益落实到履职各个环节,持续加大司法保护力度。该意见受到台胞台企的欢迎和点赞,被写入2019年最高检工作报告。 作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福建省检察院提出,台商台企在哪里创业发展,巡回检察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哪里有司法需求,哪里就有检察官的身影。目前,福建检察机关在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设立28个涉台巡回检察工作室或检察服务联络点;聘请105名台商担任检察联络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真心实意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在厦门,大家看到检察机关除了定期走访台企了解需求、提供服务外,还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如厦门市检察院率先在台湾青年大陆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设立检察室,为台湾青年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同时,向厦门自贸片区派驻检察室,推出台企联席会、涉台案例巡回展等,让台胞台企感受到检察机关就在身边护航。 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台胞台企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闽南漳州,四家台企因用地纠纷打了多年官司。判决生效后,一方不服请求检察机关抗诉。漳州市检察机关受理后,通过释法说理,一起分析症结,一同权衡利弊,提出了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多赢。在大田县,检察机关结合办理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帮助台企挽回了11万元经济损失。在厦门市湖里区,多次发生失窃的某台资企业,根据检察建议加强生产经管内控措施,自此再未发生一起案件。 先行先试,以专业化办案增强安全感 随着祖国大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闽台两岸人员和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民事经济纠纷、刑事案件也有所增加。福建省检察院审时度势,于1994年率先成立涉台湾地区案件办公室。此后,在台胞台商投资较密集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平潭综合实验区也相继成立涉台检察工作机构,为高质量办理涉台案件提供机构和专业保障。 该省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主任王桦介绍,今年3月,在省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中,涉台检察职能得到强化,原涉台办更名设立为第十一检察部,这是全国检察机关唯一将涉台检察职能单设为专门机构的省级院。涉台检察特色明显,也凸显了福建检察机关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上的大局意识和法治担当。 走进厦门台胞台企权益保护法治宣传基地,从平台展示的案例中能感受到,检察机关专业化办案能力和法治化水平,为台商台企发展带来了安全感。 以黄某为首的19名犯罪团伙在厦门购进散装白酒,灌装成仿冒金门高粱、八八坑道等台湾品牌白酒向全国销售,涉案数额高达2183万余元。案发后,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与公安人员到现场实地勘察,及时收集巩固证据。该案提起公诉后,19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五年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此案办理,在台商中引起积极反响:“检察机关出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为在厦台商台企提供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也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里投资创业,我们很放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福建有台企9000多家,六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中三个在厦门,在厦常住台胞12万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让台商台企感受法治的力量,增强发展的信心,聚人聚财,共谋发展。”厦门市检察院检察长黄延强说。 为高效办理涉台刑事案件,2013年6月,厦门市海沧区检察院设置涉台检察室,集中管辖全市涉台一审刑事案件,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模式;思明区检察院抽调办案骨干组成专门团队,对涉台知识产权案件实行专业化办案,结合办案,对多发犯罪进行专项预防。“专业办案、专业预防,减少违法犯罪,台商可心无旁骛地做实业,这是最大的法治红利。”厦门市检察院涉台办主任颜海防说。 此外,福建检察机关还建立重大涉台案件诉前会商机制,确保案件质量和效率。探索完善台湾地区被告人、服刑人员适用缓刑、减刑、假释与暂予监外执行等工作机制,保障当事人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假释、保外就医等诉讼权利,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 搭建平台,以司法交流互助厚植认同感 2009年4月,《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在南京签署。在两岸司法互助中,总有深刻的印迹不因时光流逝而淡忘—— 2014年12月,台湾检方就一起职务犯罪案件,首次派员到福建省连江县,在大陆检察机关鼎力协助下开展调查取证。 2016年8月,福建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电信诈骗案,通过司法互助机制,将追缴的36万余元返还给被骗的台湾地区被害人。 在福建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叶燕培看来,两岸检察机关打击犯罪、保障人权、保护公益的目标一致,为同胞谋福祉的愿景一致。福建检察机关用法治力量保障台胞人身权利和财产权益,维护司法公信,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