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彼利埃成都小学的同窗们在教室上。
刘玲玲摄
在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有6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海外班。最近,这些学校订应用一套顺便讲授法,将中文学习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知识联合起来,辅以模式多样的游戏,深受学生喜爱。本报记者日前走进外埠小学,与这些中文海外班的孩子们一块儿,上了几堂生动的“丝路中文课”,深切觉得当地群众学习汉语的豪情。
走进蒙彼利埃成都小学,四处可见的汉字、中国风图案让记者倍感亲热。
“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五年级的学子自动回覆:喀什、敦煌、西安……这些古丝绸之路的需求节点,他们一五一十。该校中文教师陶瑞峰先容说,按照法国教诲部拟定的汉语讲解纲领,决意中文作为第一外语的学生,在小学卒业时应掌控255个汉字的听、说、读、写。“丝路中文课”教授教养法将这255个汉字分成26个单位,拔取古丝绸之路上26个着名都市与之对应,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方法,寓教于乐,在讲述这些城市汗青的同时,捐赠学生学习中文。
据悉,蒙彼利埃成都小学是当地较早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之一,从小学二年级匹面天天都会有45分钟的中文课。
11岁的罗拉带着记者离开教授教养楼三楼,这里张贴着一张手绘古丝绸之路地图。这幅长约3米的地图上包括驼队、寺院、桑绸等丹青,图文并茂,生动烦懑。这幅舆图是由该校中文师长教师朱斯蒂娜·卡普利安与学子们一路绘制的。“通过手绘地图的内容将古丝绸之路体现给宝宝们,可让他们有一个更直观的心中的形象。”卡普利安说,“宝宝们经常集聚在这里,角逐谁能说出更多古丝绸之路上的都市。”
“经由过程深造古丝绸之路,咱们不光明了了中国历史,同时也认识了更多汉字。我们都很想去中国看一看,期盼用汉语讲述我们与中国的故事。”罗拉对记者说。
在当地另一所开设中文外洋班的小学——弗朗索瓦·拉伯雷小学,记者见到了“丝路中文课”讲授法的创始人帕特里克·克罗尼耶。这位热爱中文与中国文化的教师有一其中文名字宋文林。克罗尼耶陈说记者,说明注解法中的26个单位由易到难,对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些都市发展了介绍,让宝宝们了然更多有关古丝绸之路的故事。此外,针对不同都会的特色,克罗尼耶管理了寻宝、考古、航海等差别主题的游戏,把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明常识融入容易好玩的小游戏,深受学生们的爱好。这也成为“丝路中文课”的一大特征。
该校二年级学子阿克塞尔向记者演示了游戏的玩法:他先从教员手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上面用中法双语写着“我往年8岁”,用中文切确读出这句话并用法语一再句意后,就能掷骰子发展闯关游戏了。“每回答对一个问题,我就能前进。谁先到达棋盘中央就赢了。一路上大概看到熊猫、长城等中国元素,颇为有意义。”阿克塞尔说。
“我很早起源跟着磁带自学中文,深知趣味才是最佳的老师。”本年60岁的克罗尼耶说,“宝宝们在游戏中进修中文、懂得中国汗青文化,一石二鸟。由于感乐趣,不少学生进入初高中以后还会继续深造中文。”
蒙彼利埃是法国首个完成中文课程从小学到高中全笼盖的城市。在中文国内班深造的中小学生约有400人,另有不少学生将中文作为第二或第三外语。“迩来几年来,不但进修中文的学生人数不时增加,汉语解说在法国也越来越规范。我们能深刻感触到学生深造中文的情感。”陶瑞峰说。
近些年来,法国政府一连在10个学区的46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海内班,这个数字在法国中小学开设的17种说话的国内班中位居第三。据统计,客岁,有10万多名法国学生学习中文。
“中文是一门播种空想的说话。越来越多与中国有关的梦想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克罗尼耶说,“陈旧的丝绸之路诱发了孩子们无穷的设想力,现今,‘一带一路’建议为学子们带来更多机会。信任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深造中文,为中东方文化交流供献力气。”
(本报法国蒙彼利埃电)
(:袁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