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唐卡漆畫,閩韻流淌在高原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26
摘要:兩周前,福建省藝術館與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文化局聯合主辦的閩藏漆畫技藝培訓班結業儀式暨學員成果展,在昌都舉行。10名藏族學員完成的20幅唐卡漆畫作品,在該市

原標題:唐卡漆畫,閩韻流淌在高原

  兩周前,福建省藝術館與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文化局聯合主辦的閩藏漆畫技藝培訓班結業儀式暨學員成果展,在昌都舉行。10名藏族學員完成的20幅唐卡漆畫作品,在該市博物館驚艷亮相。

  唐卡,指用彩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宗教特點,是西藏文化的奇葩﹔漆畫,則是從依附於工藝美術脫胎成為純藝術的架上繪畫形式,具有婉約庄嚴、神秘深邃的東方審美特質。這兩種似乎相隔遙遠的繪畫藝術,究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第一次試水

  “我想把民族的藝術發揚光大”

  很多年后,人們談起唐卡漆畫,便會想起仁青郎加。

  今年20歲的他,出生於昌都市卡若區嘎瑪鄉裡土村,從小就跟父親曲英江村、曾祖父嘎瑪德勒(國家級傳承人)學習唐卡繪畫。曲英江村有20多名徒弟,都來自貧困家庭。唐卡,成了這些孩子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去年底,福建省藝術館舉辦的首屆中國農民漆畫高級研修班在廈門舉行,仁青郎加成為西藏唯一參加研修班的學員。當他第一次看到漆畫藝術名家蘇國偉的惠安女主題作品時,便深深地愛上了漆畫藝術。

  有位在西藏、福建均工作過,對唐卡及漆畫有著深入了解的領導曾與福建省藝術館探討:能不能嘗試將唐卡和漆畫相結合,將福建農民漆畫的藝術精准扶貧模式推廣到昌都?

  “你想學農民漆畫還是唐卡漆畫?”面對培訓班老師的提問,仁青郎加選擇了唐卡漆畫:“我想把民族的藝術發揚光大。”

  今年1月,經過研修班的40天培訓,仁青郎加創作了唐卡漆畫的第一幅作品《指小路尊者》。“這幅作品,我給自己打60分。”他說,“老師教會了我漆畫的工序和技藝。但是,按照自己的創意,將這些技藝巧妙地與唐卡作品相結合,我仍有待提升。”

  不久后,他又創作出第二幅唐卡漆畫作品《黃財神》。這幅作品還被推薦參加國家藝術基金“鄉野漆彩——中國農民漆畫巡展”日本東京站的展覽。

  第一次培訓

  從一個人的試驗到一撥人的實踐

  仁青郎加的試水,讓人們看到唐卡漆畫的前景。

  上個月,閩藏漆畫技藝培訓班在昌都市職業技術學校開班。培訓班選取昌都市10名唐卡藝術傳承人和唐卡畫師為培訓對象。這也是對唐卡漆畫藝術的第一次集體培訓。

  唐卡和漆畫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它們融合后又有怎樣的新魅力?面對學員們的疑惑,培訓班導師、福建省青年畫院特聘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朱莉燕一一道來。

  “從顏色來說,唐卡和漆畫的顏料都取之於礦物色,但膠的使用卻是不同的。唐卡用的是牛骨熬的膠,而漆畫用的是漆樹的枝葉熬的膠,具有很強的耐酸性、耐腐蝕性,且有一層光亮的保護膜。所以,唐卡偏啞光,漆畫更明亮。”

  “在繪畫語言上,唐卡是從中國工筆重彩研發而來的,主要採用渲染、疊加的手法﹔而漆畫在此基礎上,還有研磨、粘貼、鑲嵌等技法。漆畫的技法,會讓唐卡在畫面的立體感、空間感和材質對比感上有更豐富的展現。”

  ……

  35天的培訓,導師教導學員根據唐卡作品中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圖案,採用不同的漆畫技法去展現。很多學員每天從早畫到晚,沒有一天休息。最終,每名學員各完成2幅唐卡漆畫作品,順利結業。

  此次培訓,仁青郎加主動擔任助理教師。他很開心地看到,唐卡漆畫由他一個人的試驗,變成了一撥人的實踐。

  第一次設展

  播撒了種子,期待生根發芽

  學員的20幅作品,在昌都市博物館展出至8月25日。這也是唐卡漆畫主題的第一次作品展。其中2幅作品,還將被該博物館收藏。

  走進博物館,學員央美澤仁正向參觀者介紹他的一幅作品。記者注意到,畫作中的神獸的主體部分都是蛋殼鑲嵌的。

  “光貼蛋殼,就花了四五天。”央美澤仁介紹,蛋殼需要掰成一小片一小片來鑲嵌。由於造型本身有明暗關系,明的地方蛋殼稍大塊,暗的地方蛋殼更細碎,交接的地方就要用刻刀來過渡。“蛋殼的鑲嵌,本身更有立體感﹔蛋殼的裂紋,又有畫面的裝飾感、皮膚的紋路感﹔蛋殼的白色,又跟畫面內其他顏色形成強烈對比。”

  學員嘎鬆拉加的作品前,也有不少參觀者駐足。

  “底板本身是黑色的。我先上一層透明漆,然后蓋鋁粉,再用透明漆蓋一遍,最后用刷子研磨,有的地方白一點,有的地方比較暗,有的地方全黑,這樣背景色看起來更斑駁,和主體的紅色搭起來,也更有空間感。”嘎鬆拉加介紹自己的創意。

  “漆畫藝術在全國高校遍地開花,全國美展都有專門的漆畫展區,全國許多省份都有漆畫藝術團體,但在西藏,這還是一塊空白地。”看著學員們的作品,朱莉燕露出欣慰的笑容,“唐卡漆畫的融合,在西藏播撒了種子,不久將會生根發芽。”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昌都市文化局非遺辦副主任唐順枝表示,從藝術的市場化角度看,漆畫元素的融合,讓傳統的唐卡有了新的市場方向,“也讓我們看到了將福建農民漆畫的藝術精准扶貧經驗嫁接到昌都的可能性”。


(責編:陳藍燕、吳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