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违规担保坑惨散户的爆雷事件,而这次的主角竟还是此前被诸多机构看好的航运龙头企业。 6月19日,因大股东违规担保20亿逾期,安通控股被ST后复牌交易。当天,ST安通一字跌停,截至收盘报4.18元,封单高达48万手。从2018年1月至今,股价从高点20.56元一路下跌,尽管期间公司多次施展持股计划、股东增值动作,但依然难掩颓势,累计市值蒸发超过240亿元。 除了大股东违规担保问题之外,ST安通还接连爆出大股东质押爆仓、违规占用资金近25亿元被监管处罚的问题。而在上市公司背后进行一系列资本操作的正是知名闽商兼慈善家郭氏兄弟。 三年前,郭氏兄弟雄心勃勃通过借壳实现上市,并力图通过资本市场力量发展期航运事业。三年后,上市公司股价遭遇崩盘,此前的业绩承诺也彻底落空,并牵连此前督导资产并购事项的券商海通证券公开道歉。一前一后的落差,也令多数人唏嘘不已。 而无辜接盘的投资者,更是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一系列违规操作的买单者。 违规担保20.73亿元 安通控股被戴帽 5月18日,ST安通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自查发现公司存在未履行审议程序的对外担保事项,且该等担保导致公司被债权人起诉,进而导致公司存在银行账户被冻结等情况。 据上述公告显示,时任公司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原法定代表人郭东泽在未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同意,越权以公司名义签署违规担保事项。同时,公司印章管理人在印章管理方面未能严格执行《印章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导致印章使用方面存在管理漏洞。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申请以上担保无效,但能否获得法院支持尚具有不确定性。 在这项自查行为中,ST安通发现共存在22笔违规担保,涉及在公司未履行相关内部审批决策程序的情况下,存在的违规对外担保的金额合计20.73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1.27%。 彼时,安通控股在公告中表示,将督促控股股东通过采取包括不限于股权转让和资产重组、合法借款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解决违规对外担保等问题。 然而一个月后,安通控股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公司股票停牌的提示性公告,由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郭东泽未在承诺期限解决违规担保问题,公司向上交所申请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月19日,遭遇ST的安通控股复牌交易。当天,ST安通一字跌停,截至收盘报4.18元,封单高达48万手。 郭氏兄弟操盘借壳 未达业绩承诺券商公开道歉 实际上,发生此次爆雷事件的安通控股,背后的实际操作者正是福建当地知名企业家郭东泽、郭东圣两兄弟。 十五年前,郭氏兄弟先后创立泉州安盛船务、安通物流两家公司,涉足集装箱海运业务,2005年,仁建集团在香港注册成立。郭氏兄弟试图这几家公司将国内东南地区物流相关业务整合,并将企业发展成为多式联运的综合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2016年,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泉州安盛船务有限公司100%股权通过借壳黑化股份实现上市,安通控股主营业务由焦炭和尿素转变为集装箱综合服务业务,郭氏兄弟随之成为安通控股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2018年6月,安盛控股董秘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股规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开通多条国际物流业务线,并搭建一条“贯通东南亚、连接中亚、辐射至欧洲”的“海丝”+“陆丝”物流运输大动脉。 除了大力发展物流业务之外,郭氏兄弟还因慈善捐赠动作频频而受到媒体关注。2018年,郭氏兄弟更是以总计5910万元的现金捐款总额,排名福布斯2018中国慈善榜53名。 不过,这样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今年的年报季,ST安通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造成借壳上市三年期内的业绩承诺落空。 按照2016年签署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显示,交易对方承诺交易标的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实现的备考合并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2820万元、40690万元、47370万元。但从公告显示情况,ST安通业绩承诺完成率为95.98%,差额为4854.38万元。 由于业绩承诺不达标,担任上述资产重组的负责券商海通证券不得不发布公告对此事项进行核查,并公开向投资者道歉。海通证券表示,仍将继续积极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督导上市公司及相关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履行相关承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大股东激进融资 违规占用资金遭罚 实际上,除了违规担保之外,将上市公司拖入困境的,还有郭氏兄弟对借用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激进扩张业务的强烈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