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风雨历程,40年沧桑巨变。回首过去,40年来,教育的变迁与进步,基层学校的变化之大,令人惊叹。走进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崭新的教学楼错落有致, 宽阔的塑胶操场上 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座落在祁连山北麓隆畅河畔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是全县唯一一所城镇寄宿制小学,也是张掖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现有学生677人,设有22个教学班,其中裕固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学生479人,占学生总数的71%。 ![]() ![]() 民族教育优化创新 办学条件稳步提升 对于学校这些年来的变化,校长王雪梅感受颇深,她告诉记者,这40年来,学校的设施设备、整体建筑、教师队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年代的红湾小学教师不到40人,教学方式也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所有的班级都在砖瓦房里上课,学校后面也都是水泥场地,经过40年的发展,学校有了新建的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和学生公寓楼,还铺了塑胶操场,硬件设施也实现了班班通,电教室,教师队伍也扩大到了67人,大专以上学历65人,学历达标率100%。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德育活动成效显著,构建”裕固汉“”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组建“飞越彩虹”裕固族童声合唱团,开设跆拳道课等办学方式,落实了“班班有项目,人人有特色”的办学目标。 ![]() 学生们认真的读书 ![]() “飞越彩虹”裕固族童声合唱团 ![]() 跆拳道课教学 ![]() ![]() 大课间活动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了“勤勉乐学、健体爱美”的校风,“厚德、博学、敬业、爱生”的教风,“乐学、善思、诚信、守纪”的学风。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届文明校园”“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各级荣誉称号60多项。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肃南县教体局局长安维武说,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县学校数由1978年前的113所调整为现在的22所。虽然学校数量减少了很多,但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1997年,在全国各少数民族前列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2011年”两基“获得了国家级的验收;2015年,高标准通过了国家督导团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义务教育阶段的巩固率保持在99.6%以上,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94%到96%,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能达到90%,这些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 红湾小学综合楼 从简陋办学条件,到今天信息化的多媒体课堂,40年改革开放中肃南县教育硕果累累,记录着肃南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