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被打乱,如何稳住千家万户的“饭碗”,就是最大的民生。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福州市始终坚持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预期,也是稳民生、稳信心,将推动复工复产作为稳定就业的头等大事,通过用好社保减免等政策,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推广“共享员工”机制、“三包”接员工等举措,全力做好企业稳岗工作,想方设法保障最大的民生。 “我们查了一下账户,汇入了几万块钱,原来是部分稳岗补贴”,福建蓝建集团总经理说,“没想到这么快发放,真切感受到福州市委、市政府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 做好企业稳岗工作是稳定福州市就业基本盘的关键。为减轻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福州市接连用好社保减免、财政奖补、稳岗返还等政策,为企业送去“真金白银”。按照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福州将免征中小微企业2—6月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这一政策预计减免14.2万家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25亿至30亿元。
为鼓励企业稳定岗位,福州市专门实施了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返还2019年度失业保险费。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再按6个月失业保险金(人均7740元)给予返还。“6月底前预计返还失业保险金10亿元以上,惠及4.2万家中小微企业。”福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福州市还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向朴朴公司、春晖制衣、爹地宝贝等全市211家重点抗疫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就业奖补3.2亿元,帮助重点企业稳定经营、稳定用工。 复工复产初期,受疫情管控,不少群众就业难返岗难。福州市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推广“共享员工”机制、“三包”接员工等举措,帮助广大群众快速就业返岗。 “酒店无法营业,我们待业在家。没有收入,心里很慌。后来我们支援电子厂,岗位很稳定,工资也没降。”福清当地一家酒店的客房服务员说,受疫情影响,酒店没有营业,她坐立不安。而此时,复工后的捷联电子急招生产线操作员。得益于福州市人社局推出的“共享员工”举措,共有100多人“驰援”捷联,既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也稳住了就业岗位。 疫情发生以来,福州市通过包车、包机、包专列(车厢)的方式,点对点,一站式接送返岗员工4.3万人。其中,率先在全国定制4趟扶贫高铁专列,免费接送对口帮扶甘肃定西市、宁夏固原市4410名务工人员。 为满足企业、求职者的需求,福州市还加班加点启用“福州市网上求职招聘平台”,将现场招聘会搬到线上举行,利用大数据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和求职信息,并新增视频面试功能,通过微信小程序“福e聘”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足不出户、“面对面”洽谈,至今已帮助近1500家企业招聘员工超过1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毕业季,在榕高校将有9.4万名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对此,福州市提出13条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榕就业创业。其中,全市全年动员组织在榕各类企事业单位,推出12万个以上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企业岗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