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三明的“胎记”和底色,红色三明是信念和力量源泉,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全力做实“中央苏区”文章,唱响“风展红旗如画”品牌,着力加强红色遗址、遗迹、村落的保护和利用,通过红色三明故事宣讲活动把红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提升“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城市特色名片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三明红色优势加快转化为三明发展优势。 传承红色精神 三元红色沃土展新颜 三元区,青山如屏、碧水潺潺。这片炽热的红土地,属大闽西中央苏区、东方军开辟的新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前沿、红七军团转战闽西北的主要区域,是中央苏区的东方门户之一。一幢幢保存完整的革命旧址、一段段广为流传的红色往事、一条条字迹斑驳的红军标语……见证着往昔三元红旗飘飘的峥嵘岁月,激励着今朝三元人民在红土地上再谱新章。 在三元区革命老区村西际,当地百姓为红军送盐的故事广为流传。如今,行走在西际这座小村庄,当年的食盐转运站余氏宗祠(树德堂)、打铁铺和余宁助客栈以及方方同志住所均保护完好。这些静默无言的革命旧址,悄然见证了当年风起云涌的革命故事。 如歌四月,西际村漫山遍野的桔子树尽收眼底,清新的田野气息扑面而来。“村里很少年轻人外出,大多在家种桔树。”西际村村民黄青花今年37岁,两个女儿活泼可爱,丈夫靠着一片桔子林,每年收入10余万元,一家子生活其乐融融。 “红土地”长出“绿经济”。西际村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成为三明远近闻名的柑橘专业村。 不忘初心,饮水思源。这些年,针对老区苏区的发展,三元区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用心、用情、用功推动红土地旧貌展新颜。 忠山十八寨古街。 忠山村红色底蕴丰厚,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市首批“中央红军村”。在这个绿树环绕的小村庄,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战地医院遗址、陈家大院旁的红军标语……它们,都是宝贵的红色资源。 近年来,忠山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绿色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边界位置,融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农事体验游、休闲娱乐等多种元素,正着力打造格氏栲——万寿岩景观带,发展红色生态旅游村。 郎官第位于岩前村,为清代建筑,是归化县东南区委岩前乡党支部、归化县东南办事处和岩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内有儿童团岗哨、岩前赤卫队部等配套革命遗址,前有古官道过吉口通明溪等。 吕树坤今年71岁,岩前村村民,他曾听村里的老人说,1931年至1934年间,岩前乡党支部和苏维埃政府多次在郎官第召开会议,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支援革命。 “发展红色旅游,做好研学游,让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岩前镇文旅专干王浚杰说,目前,岩前村委托有修缮设计资质的设计团队,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编修郎官第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向上争取修缮资金60万元,已完成修缮工程预算,正在进行财审。 游客体验红色旅游。 如何让革命之火照亮发展之“红”?三元区着眼忠山、西际、岩前等红色古村落开发,将红色旅游作为新的经济支点来重点培育,多角度、全方位打造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同时,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把忠山苏维埃旧址、许瑞芳故居、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等革命遗址,作为向上申请重点保护、修缮的红色项目。 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三元区委、区政府还通过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当地百姓听红色故事、知红色历史、学红色榜样、传承红色精神。 将乐县:红色墈厚演绎美丽“蝶变” 墈厚村位于将乐县白莲镇,是三明市第二批“中央红军村”。村子四周群山环抱,清幽静谧。村内细流潺潺,景色别致。红军堡、荣光公祠、铜铁岭战役遗址……小村庄的青山绿水间藏着红色往事。红色基因代代传。近年来,墈厚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维护修缮红军遗址遗迹,道路宽了、河水清了、环境整洁了,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穿过村口那株百年枫树,漫步于古朴的墈厚村,满眼蓬勃的绿色。村内,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一座座修缮文艺的谷仓、一簇簇旺盛葱茏的花圃……无不向人们诉说着村民的幸福生活。 “这两年村容村貌改变很大,外村人来到墈厚,都说羡慕得很,我们听了心里很高兴。”走在村子干净整洁的道路上,欣赏着日益变美的人居环境,墈厚村村民汤顺华喜笑颜开。 饮水思源,老区苏区的发展不能忘。近年来,墈厚村在白莲镇政府牵头下,全力改善村居条件,提升村容村貌。如今,村主道沿街房屋立面改造16处、破旧附属房、猪舍、谷仓等拆除20处、谷仓美化11个……小小村落旧貌换“新装”,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 战争岁月,红军在墈厚村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奋力守护一方百姓。而今,墈厚村村民传承红军精神,努力保护红色革命遗址遗迹。 2010年,白莲镇政府接收上级拨款后,牵头对红军堡及荣光公祠进行抢救性维护。此后,白莲镇逐步加大土堡和公祠红色遗址的保护力度,2014年7月投入10余万元对两处遗址进行了修缮;2017年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用于土堡的修缮及提升。 荣光公祠。 如今,荣光公祠坍塌,新一轮重建工作开启。村民们也坐不住了,自发组织捐赠活动,共筹得修缮款36万元。目前,墈厚村正向上申请重建荣光公祠的经费,希望重现红色遗迹当年风貌。 乡风文明,墈厚村外出经商的村民个个心系桑梓。他们回乡铺路修桥,乐善好施。2010年,在村民汤有庆带头下,还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协会——“同心汇”,几年来捐助镇村公益事业30万元,彰显了乡贤的反哺真情。 用活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墈厚村以红军堡和铜铁岭战役指挥部遗址为阵地,以寻淮洲、乐少华等革命先烈的红色事迹为教材,结合节日节点,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让革命精神永续传承。 三明市各学校深入开展红色三明故事宣讲 “红”遍三明,“声”入人心。三明市各地各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网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提升爱国爱党爱乡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