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在前线拼命,我画几幅画算什么?”这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心声。 4月10日上午,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举行。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81岁的画家潘美英女士将自己的33幅国画作品《鱼乐图》捐赠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致敬协和战“疫”勇士。 捐赠仪式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陈良万(左二)代表院方接收潘美英女士(左三)的捐赠画作。 叶青卿摄 潘美英说,2020年春节伊始,白衣天使们就出征湖北,带着满腔热血去拯救生命,用爱去温暖饱受病毒折磨的患者心。她说自己已经退休二十多年,虽然很想为国家做点什么,但年岁已大,就想到用画作向一线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敬意。于是,她从自己近十年来的国画作品中,精心挑选了33幅《鱼乐图》赠送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数字“33”有寓意 独宠鲤鱼表祥瑞 为什么是33幅呢? 潘美英说,自己是福州人,福州人喜欢“3”这个数字。因为在福州话里,数字“3”和“生”的发音相同,在福州人的民俗认知中,“3”有生生不息、蓬勃生机的意思。因此,33幅画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对老家勇士们的祝福。这33幅《鱼乐图》全都是以鲤鱼为主题,潘美英说这也是有讲究的。 潘美英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从事包装设计工作,退休后才拿起画笔开始国画创作。众多花鸟虫鱼中,她最钟意鲤鱼,一画就是二十多年。自古以来鲤鱼就深受人们喜爱,它们有着吉祥、富足、勇敢和忠贞的寓意,是人们心中对富庶、吉庆的精神信仰、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精神藉慰。 “小时候生活太苦了!”潘美英说,“是国家让我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有工作,我一直感恩在心里。”虽然年纪大了,她依然想回报社会。 潘美英女士捧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颁发的捐赠证书,特别激动。叶青卿摄 我们都是“80后” 都要为战“疫”出力 春节以来,看到全国各地赴鄂支援的医护力量大多以“80后”“90后”为主,潘美英很感慨:“这些小年轻和我的孙子一样大,年轻人真棒!”她还笑称自己也是“80后”(81岁),不能闲下来。“小年轻在一线战 ‘疫’,我们老人家可以用画作来鼓舞士气,为他们加油。”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潘朝阳得知潘美英用画笔战“疫”的故事,特别感动,主动“做媒”,帮潘美英对接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于是,在这场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了这位耄耋老人挥舞画笔战“疫”的身影。 潘美英笑称自己也是一个“80后”。 焦艳摄 谨记家风家训 心系国家人民 熟识潘美英的亲友都知道,她的画只送不卖。 问其原因,潘美英说画作是一种意境的表达。爱,如金;不爱,如土。 二十多年如一日,潘美英只画鲤鱼。她的鲤鱼图大多意境壮阔,鱼儿或在白浪翻腾的江河中逆流而上,仿若波浪有声;或在碧波粼粼的湖中悠游吐沫,怡然自乐。鱼嬉戏于水,波光鳞影,勾勒出纯然又充满生机的世界。“我思故我在。”潘美英说,“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乐趣,保持乐观的心态。” 她说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她家的家风,她父亲立下的家训更让她受益匪浅。“我父亲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我家的家训,就是让我们要有家国情怀,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爱国爱乡。”潘美英如是说,“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将老父亲的家训传承下去,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潘美英画作《献九如图万寿》。焦艳摄 (责编:林东晓、陈蓝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