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员得到了成长锻炼。大力推行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社会网格化服务,全市近千支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队伍,每月到共驻共建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挥表率作用的有效途径,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让广大党员志愿者的党性在服务群众实践中得到了升华。 提升了服务型党组织形象。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提升了服务型党组织形象,其经验做法在南平市全面推广。南平市推行此项服务载体,引起了省委重视,得到尤权书记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省委《八闽快讯》、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启示录》栏目等相继对南平市创新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的做法,给予了专题报道。 四、几点思考 要使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这个民心工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风大转变,工作上台阶,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深化。 (一)把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来抓。党的群众路线告诉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工作机制运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基层情况,充分发动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智慧和力量,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人民群众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力量之源。同时每个区县、部门和系统都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推进实施的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加强交流学习,不断完善运作机制,更好地推动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更加了解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 ”的服务功能、运作程序、工作方式,提高知晓率、使用率,为推行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 ”营造良好氛围。 (二)把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程序来抓。把推行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 ”社会网格化服务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抓手,加强协调配合,合力推动落实。定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办理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机制建设,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执行大政方针中真正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忧,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到点子上,走进群众心坎里,最大限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确保重大决策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 (三)把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作为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方法来抓。以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 ”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城区要整合各种管理资源进社区、进网格,重心下移,靠前服务,实施全程、全方位长效服务管理;农村要深化农村社会治理“1+3 ”机制,为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服务。通过深入开展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了解掌握寻常百姓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如,征地拆迁、农村土地流转、教育均等化、看病难、看病贵、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基层党建等方面各种问题,组织力量深入研究,找出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措施,创造性地推动我市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把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作为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来抓。各级要加大工作力度,督促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机制建设,用刚性的制度执行保障工作落实。对多次转办未办结,群众反映强烈且影响较大的诉求问题启动效能督办机制,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问责处理,严肃追究效能责任。各项工作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落实考评奖惩和结果运用,工作成效请群众评判,确保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工作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通过在基层认认真真地了解群众疾苦,扎扎实实地解决具体问题,在为群众实实在在办实事中,来强化宗旨观念、锤炼意志品质、改进思想作风、丰富经历阅历,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锻炼干部的目的。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