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南平市作为福建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为满足群众部门服务更便捷、社会服务更多样的新期待,进一步整合全市行政服务大厅、数字城管系统等平台,建立综合性的服务大厅“民生110”社会网格化服务平台,解决政府服务与社会服务在一个公共平台上相衔接,真正做到以“民生110”行政服务大厅为枢纽,辐射建立村(社区)、乡镇街道、市三级服务联动运行机制,推动下情上传、上情下达,“事事有人办理,户户有人服务”,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其经验做法在南平市全面推广。同时该做法也引起了福建省委的重视,得到尤权书记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省委《八闽快讯》、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启示录》栏目等相继对南平市创新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的做法,给予了专题报道。 把“民生110”建在行政服务大厅上 福建省南平市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创新做法 南平市作为福建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为满足群众部门服务更便捷、社会服务更多样的新期待,进一步整合全市行政服务大厅、数字城管系统等平台,建立综合性的服务大厅“民生110”社会网格化服务平台,解决政府服务与社会服务在一个公共平台上相衔接,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其经验做法在南平市全面推广。 一、主要做法 1.把“民生110”建在行政服务大厅上,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让群众的事有处找 针对政府部门服务平台职能单一、分散设置,群众诉求不便现状,构建服务大厅“民生110”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让群众的服务诉求件件有着落。一个平台服务。整合行政服务中心、数字城管系统等平台,探索推行服务大厅“民生110”社会网格化服务做法,在功能上相应拓展,除受理各类登记、许可、审批等事项外,将群众意见投诉、便民服务、困难求助、信息咨询等统一纳入受理范畴,实现一个平台全方位服务。一个号码对外。服务大厅将警务110、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其他投诉电话进行整合,开通统一的服务大厅“110”24小时服务热线,增配接线员,有关民生方面服务转接到行政服务中心,群众有困难、有需求,只要拨打110即可得到及时回应和对接服务。一个中心调度。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具有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等职能,在受理群众热线后,可直接指令相关单位和服务队伍开展建议投诉办理、突发应急救援、民生便民服务等事项。联动单位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负责对接落实群众反映事项,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服务中心,由中心对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 2. 把“民生110”建在行政服务大厅上,组建一体化服务队伍,让群众的事有人办 行政服务大厅组建多支服务队伍,立体联动服务,为“民生110”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联动专业服务队。建立由市各职能单位和各个乡(镇)、街道干部组成的联动队伍,直接接受服务大厅“民生110”服务中心的指挥调度,主动上门提供快速优质的行政执法、事务代办、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政务服务。建立管道疏通、家电维修等多支市场化专业服务队伍,由服务大厅“民生110”服务中心转办服务业务,采取政府订单服务或市民购买服务模式。 现场快速服务队。全都由复退军人组成,平时开展治安巡逻、战时担任预备役、险时冲锋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他们在城区主街道昼夜巡逻。在社区组成专职网格走访巡查员,开展政策宣传、治安巡逻、收集社情民意、发现违章隐患,直接服务每家每户,成为社区第一服务员又是第一信息员。志愿者爱心服务队。组建1千多支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队伍,每月到共驻共建村、社区开展1次以上志愿服务。同时,发展壮大“闽北互动”、“爱心公社”、“阳光心理服务团”、“地震救援队”等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推进志愿服务多元化、常态化。 二、创新情况 以“民生110”行政服务大厅为枢纽,辐射建立村(社区)、乡镇街道、市三级服务联动运行机制,推动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做到“事事有人办理,户户有人服务”。 一是信息传导机制创新。自上而下的传导。建立事件处理系统,市“民生110”行政服务中心在受理群众热线后,直接指令相关单位和服务队伍开展对接服务,联动单位专人24小时负责对接落实群众反映事项,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服务中心,由服务中心对当事人进行回访,确保各项服务群众满意。自下而上的传导。建立信息采集系统,打通两条渠道,一条是由乡(镇)、街道办事处、网格格长(专职巡查走访员)、居民群众等从问题现场采集到的信息,另一条是服务队伍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后的反馈信息,都往市“民生110”行政服务中心汇总。 二是逐级联处机制创新。对群众反映到中心的事项,统一收集,分门别类,分别交予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服务机构、村、社区、乡(镇)、街道、市领导等,采取联动办理、社区服务、专业服务等方式,逐项落实。 三是市场化运行机制创新。走服务市场化路子,是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民生110”网格化服务可持续的重要保障。服务中心与管道疏通、家电维修、开锁修电等市场化专业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服务中心转办的服务业务,专业公司上门服务收费低于市场价10%以上;服务中心根据市民服务回访质量,选择优质合作公司,年底对市民评价高的专业公司予以服务费15%的奖励,服务公司既树立了品牌,又拓展了客源、增加了收入,诚信服务质量更高;对群众3次反映不满意的专业服务公司,将取消合作协议。同时,建立城市社区困难家庭信息库,市政府对城区困难群体安排专项资金,由“政府买单”,市场化专业服务公司上门提供相应服务。 三、具体成效 南平市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在全市探索推行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社会网格化服务做法,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需要、最受益的事情入手,通过建立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开展的最高标准,真正把服务群众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拓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挥表率作用的有效途径,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一年来,全市行政服务大厅“民生110”热线累计受理电话5.1万个,已办结5.02万个,办结率达98.5%,群众满意率98%。开展“事事有人办理,户户有人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去年以来,全市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2%;其中集体访同比下降25.1%;群众安全感为96.2%,居全省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