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机械工业行业频道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2
摘要:上半年福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企业景气继续回升,城乡居民收支稳步增长,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今年以来,在国际经济环境趋于好转、国内刺激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上半年福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企业景气继续回升,城乡居民收支稳步增长,市场物价温和上涨。但是,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企业生产成本压力较大,保持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仍然不小,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的基础还不牢固。下阶段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的方针,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企业景气继续回升,但成本压力加大

  (一)企业景气继续回升

  二季度全省企业景气指数为135.9,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上升5.5点和23.8点。

  1.从主要观察指标看,企业生产类景气指标“向好”。一是企业生产总量、产品订货增加。二季度生产总量、产品订货景气指数分别为130.7和120.9,分别比上季度上升34.6点、15.1点。二是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为119.5,比上季度上升16.0点。三是后劲增强。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为109.9,比上季度上升5.5点。

  2.从行业情况看,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景气继续上升。一是工业企业生产保持向好势头。二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37.3,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上升14.3点和29.4点。二是服务业景气指数创新高。二季度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50.4,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上升8.0点和26.8点,创历史新高。三是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下滑。受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二季度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8.9,比上季度下降8.9点。

  (二)生产成本压力加大

  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1%,购进与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剪刀差为4.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扩大0.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涨幅剪刀差低0.8个百分点,在全国所调查30个省市(西藏不参加排序)中居第9位。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处于不景气区间,成本景气指数为66.3,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9点和18.6点,工业企业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指标景气指数仅为62.6,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3点和27.2点。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近半数的企业感受到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

  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增幅趋缓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3元,居全国第6位,同比增长9.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3%,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44.4元,居全国第11位,同比增长10.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

  (二)居民收入增幅趋缓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增幅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增幅同比回落6.0个百分点。

  1.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趋缓的主要原因: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186元,同比增长7.9%,增幅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二是经营净收入恢复性增长较慢。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095元,同比仅增长3.1%,比1-5月低0.6个百分点。三是财产性收入贡献有限。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774元,同比增长24.6%,居城镇居民四大项收入增幅的首位。但是由于财产性收入本身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小,对总收入增长贡献有限。

  2.农民实际收入增幅趋缓的主要原因:一是“高基数、低增速”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随着全省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增速逐步有所减缓。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7.8%,增幅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3位。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增幅趋缓。家庭经营收入作为全省农民收入的主体,所占比重近一半,其中又以第一产业为主。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777.3元,同比增长5.3%,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农民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1122.8元,同比增长4.4%,增幅回落1.1个百分点。三是非生产性收入贡献有限。农民人均非生产性收入420.1元,同比增长19.5%。但是由于非生产性收入本身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小,对总收入增长贡献有限。

  三、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快于农民

  (一)城镇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29元,居全国第6位,同比增长9.4%,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一是汽车消费支出继续增长。6月末全省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为10.3辆,同比增长11.0%。家用汽车数量的增加直接拉动相关交通费用支出的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支出为619.7元,同比增长17.4%,其中:人均家用汽车消费298.5元,增长39.8%;人均家庭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及车辆保险支出分别为46元和30.9元,同比增长36.7%和36.2%。二是文化娱乐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随着今年多条高速铁路建成开通,快捷舒适的交通出行方式激发了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旅游热情,消费重心开始向文化娱乐消费等领域转移。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34元,同比增长19%。其中,文化娱乐用品支出239元,增长13.9%;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68元,增长26.7%。乘动车旅游休闲或前往上海世博会和周边省份旅游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上半年居民人均参观游览支出增长43.4%,团体旅游支出13.9%。

  (二)农民发展型消费增长慢于城镇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慢于城镇。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67.6元,同比增长9.2%,比城镇低0.2个百分点,增幅回落2.6个百分点,比城镇多回落5.1个百分点。农民享受发展型消费品支出增长慢于城镇。上半年城镇人均居住支出753元,同比增长27.4%,增幅提高27.0个百分点;农村人均居住支出321.6元,同比增长7.4%,增幅回落5.5个百分点,人均居住支出增长比城镇慢20.0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34元,同比增长19.0%,增幅提高7.7个百分点;农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63.1元,同比增长17.7%,增幅回落5.2个百分点,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比城镇慢1.3个百分点。

  四、物价温和上涨,食品居住类涨幅居前

  (一)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与陕西、宁夏并列居第9位。6月份全省CPI同比上涨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与上海、宁夏并列居第11位。从月度指数变动趋势看,1-6月同比分别上涨2.3%、3.4%、2.9%、2.9%、3.0%和3.2%,排除2月份春节因素影响,呈逐月上涨态势。

  (二)物价变动的主要特点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