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厦门日报舆论监督报道始终关注民生 为读者发声为百姓办事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6
摘要:七十年,风雨同行;七十年,使命担当。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更是党报的政治责任。厦门日报作为党报,始终关注民生,重视发挥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畅通群

  七十年,风雨同行;七十年,使命担当。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更是党报的政治责任。厦门日报作为党报,始终关注民生,重视发挥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这张“心中有党性,眼中有百姓”的都市型党报始终与鹭岛人携手前行。

  市纪委监委对直查督办的问题线索开展“回头看”。图为调查人员对相关企业进行回访。(资料图)

  【亲历】

  开创监督新模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桂芹,厦门日报社新闻采访中心首席记者,“监督在线”负责人。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薄洁兰京)2006年11月,由厦门市纪委、厦门日报创办的“监督在线”应运而生。作为见证“监督在线”一路成长的亲历者,厦门日报首席记者、“监督在线”负责人桂芹感触良多。

  多种监督形式紧密契合形成强大威慑力

  “做监督,不仅是为职责而坚守,更是信念和使命。”谈到栏目创办13年来的点点滴滴,桂芹说,“监督在线”作为一种监督新模式,实现了纪委监委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机融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引导群众直接参与,强化舆论监督功能,受到了多方好评。中央、省、市领导多次给予肯定并作出批示,《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等媒体给予报道,2009年,“监督在线”荣获福建省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称号。

  在桂芹看来,“监督在线”的生命力,正是源于多种监督形式的紧密契合。“纪委监委监督的主导力和强制力,党风政风监督员的广泛性、群众性,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有力支撑,锻造了‘监督在线’锐利的剑锋。”与此同时,党报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更加增强了监督的威慑力,在很多行政机关,曾经还流传着“不怕通报,就怕‘监督在线’见报”这么一句话。而这种强大的合力使许多部门有了提高服务水平和改进工作作风的紧迫感,有力地提升了部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桂芹举了一个例子:群众反映街道办事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存在“冷、硬、横、推”的工作作风,“监督在线”当即展开暗访调查,并对查实的问题进行披露。该报道引起了市委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予以批示;区纪检部门迅速介入,督促整改。全区各街道普遍开展了以该报道为素材的教育活动,相关服务窗口纷纷对照报道查找自身差距。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纪委监委也相应地开展了企业发展经营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排查。“监督在线”根据市纪委监委的部署,以影响营商环境的工作作风问题为切口,针对企业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公职人员推拖绕卡、冷硬横推、消极应付;“新官不理旧事”,承诺不兑现,优惠政策不落地;政策执行有偏差,对待企业不公平、不公正;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开展舆论监督,报道了技能人才落户被人为设置“门槛”、泳池经营者办理卫生许可证遇梗阻、施工图审查时间长效率低等12个典型案例,促进相关部门立行立改,相继出台改进措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监督触角不断延伸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13年来,“监督在线”所报道的案例已集成厚厚的一册,始终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作为最重要使命。“一路走来,经历不易,但更多的是被信任的收获。我们把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化为前行的动力。群众的呼声在哪,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今年大年初一,一通感谢电话为“监督在线”送来最暖心的新年礼物。来电者薛先生是“监督在线”曾经的报道对象。去年底,古稀之年、重病缠身的薛先生为妹妹薛某申请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一波三折,问题兜兜转转了一年多又回到原点,无奈之下找到“监督在线”。调查人员入户走访、多方查证,薛某最终顺利入住市社会福利中心。

  “有问题找监督在线”成为不少老百姓的口头禅。“僵尸车”久治不愈,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而这背后是有关职能部门履职懈怠、为官不为的作风问题。市纪委监委组织党风政风监督员、“监督在线”记者进行暗访,并组织召开专项督查督办会。“监督在线”持续追踪,这一问题很快得到遏制,职能部门还针对存在职责交叉的“三不管”区域建立监管机制、联动机制,得到群众的认同和较好的社会反响。去年5月,一对新人去领结婚证,不料吃了“闭门羹”。市民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人生大事竟因女友户口簿内页的户口专用章是方形的而卡壳。在“监督在线”调查报道后,集美区民政局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表示歉意,还制定了系列整改措施。通过跟踪报道,公开反馈,“监督在线”推动了许多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妥善解决,推进职能部门建章立制,让舆论监督更有力度、温度和厚度。

  【讲述】

  “监督在线”跟进落实终于拿到卫生许可证

  ●张茂森,厦门一家游泳俱乐部经营者。

  本报记者薄洁兰京

  “‘监督在线’,真的在线!”10月初,30岁的张茂森特意想了这8个字,制成锦旗,专门给本报“监督在线”栏目送去。“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遗余力地调查跟进落实,这才促成了我们顺利办理多个卫生许可证,也让我们感受到厦门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张茂森说,“监督在线”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了一件大事。

  承包小区游泳池迟迟拿不到卫生许可证

  张茂森和朋友合伙成立了游泳俱乐部,拓展小区游泳池承包业务,这两年陆续承包了岛内外近10家小区游泳池。令他们没想到是,80%的泳池运营都遇到同一个问题:由于原经营者不肯去注销卫生许可证,甚至提出高额经济要求,导致新的卫生许可证迟迟无法办理。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如果原持证人不申请变更或注销,卫生行政许可部门不能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正因如此,他们申请了一年多,同安和湖里部分小区泳池的卫生许可证始终办不下来。

  向“监督在线”反映问题迎刃而解

  “泳池无法营业,这么耗着,前期投入的数十万元,都要打水漂。”无助、无奈的张茂森在无意中得知,市纪委监委正在开展影响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排查,通过“监督在线”收集问题线索。“我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事情很快有了进展,“监督在线”的记者等人立即与他取得联系,耐心细致地和他核实事件经过。当时,张茂森心里想,这件事可能有戏了。“尤其是记者,问得特别详细,看得出他们调查得很用心认真。”市纪委监委对调查情况进行研判后,很快反馈至市卫健委。市卫健委主动作为,根据“放管服”改革的工作精神,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给予办理卫生许可证。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