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期待2012:基层群众盼望在家门口看好病(组图)(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0
摘要:尤溪县联合乡总投资380万元的集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在紧张施工中。 本报记者 张永定 摄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20日报道(记者 吴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增长11%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小农水’的

尤溪县联合乡总投资380万元的集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在紧张施工中。

 

尤溪县联合乡总投资380万元的集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在紧张施工中。 本报记者 张永定 摄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20日报道(记者 吴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增长11%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小农水’的‘大作用’不能忽视,我们应当沿着去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脚步,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民丰产丰收。”在省“两会”上,许多来自农村的代表发出了这样的心声。

  隆冬季节,漳平市永福镇封候村村民抓住冬闲有利时机,改造加固3条主干渠,建成后可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00亩。“今年我们村的增长目标是14.3%,超过了省里,这种信心正是来自农田水利建设。”省人大代表、漳平市永福镇封候村村委主任陈业中告诉记者,封候村有2200多人、1700亩农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水稻等农作物,前几年由于水利设施落后,农田产量、效益不高。“去年‘小水利’备受重视,我们一方面向上级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积极自筹,旧渠老坝终于得以开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1日前就能全面完成,让农民种田有保障。”陈业中说道。

  “小农水”纵横山乡里、灌排两不误。自2009年以来,国家开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我省已陆续有30个县(市、区)被列入范畴,受益人口达数百万人。“但对以农业为主的种植县来说,这样的‘毛细血管’还是太少了。”省人大代表、平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曾碧桂坦言,平和县有不少农田水利渠系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而琯溪蜜柚恰是需水类植物,其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八成左右。由于山地水利建设无法满足蜜柚用水需要,直接影响着水果的品质和产量。“我们希望平和尽快被列入中央‘小农水’重点县,有资金、有项目来建设山地水利设施,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曾碧桂呼吁道。

  “这几年,土地整理、烟区改造都配套有‘小农水’项目,但是项目投入小、工程少,如果能把这些项目进行整合,集中开发水利设施,‘小农水’建设力度会更大。”省人大代表、明溪县沙溪乡梓口坊村村委主任黄俊黉表示,目前该村正在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集中使用项目,计划投入150多万元,修建水渠和农田道路。“田间基础设施完善了,农民用水、施肥、运料更方便,收入肯定会比去年高。”

  建瓯市迪口镇可建村有1.4万亩竹山,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林权改革后,发展林业的村民越来越多。在发展现代农业时,我们不仅要建设现代水利设施,更要注意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省人大代表、建瓯市迪口镇可建村村支书廖金星认为,建设“小农水”是一项惠农举措,但工程施工前要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项目影响生态环境,农民才能真正因此受益,实现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翻阅代表的建议、议案,记者发现不少山区代表希望政府在新一年里继续关注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出台扶持政策,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让“小农水”再显“大身手”,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同时,他们还建议,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管基金,作为公益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护经费,确保“小农水”发挥长远效益。

  盼职业教育发展更有底气

冠捷电子的培训老师给一所技校的学生上课。

 

冠捷电子的培训老师给一所技校的学生上课。 本报记者 张永定 摄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20日报道(记者 郑璜)

  来自南平的黄亚惠是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虽然年纪不大,她已连任了三届省政协委员了。

  提起职业教育,黄亚惠深有感触:“过去,许多职业学校的校长往往戏称自己是教育系统的‘三等公民’。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地教育战线的一条‘短腿’。”

  今年,一位政协委员找到她诉苦,说孩子上了个普通本科,现在正为找工作发愁呢,早知道这样,不如让孩子读个高职。

  这还真不是客套话。黄亚惠颇为自豪地介绍,最近几年,学校学生就业都相当好,就业率基本达到100%,去年每个学生平均有5个岗位可以选择,而且企业开出的薪酬还都不低,今年工科类的月薪普遍达到3000元以上。

  学生们好就业了,与大环境有关随着我省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与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不无关系近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都加大了对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投入,学校实训环境改善,效果大大提高,而校企间的密切合作,也让学生们更符合企业需求。目前,我省组建的行业型职教集团已达53个。

  “就业导向是最好的导向。”黄亚惠说,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生家长,都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尽管如此,在新的一年,黄亚惠仍有不少新期盼。

  她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虽然近年来政府推行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职教育逐步免费等举措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与本科教育相比,现在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是太少,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经费仍然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而国外职业教育占到了政府教育投入的70%。

  “人才评价体系要改!”黄亚惠认为,现在博士、硕士是人才,高级技工就不算人才仍是社会上很多单位提拔的传统观念。“有的孩子是不擅长读书考试,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就是强,你怎么能说他们就不是人才!”要改变这些想法,一年半载也无法实现,但政府需要引导这一观念的转变。黄亚惠建议,首先可以从职称评价体系上改革。“一线技术工人也能评高级职称、拿高工资,愿意干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职业教育归根到底应该为区域经济服务这点是黄亚惠一直坚持的。但身为山区学校的校长,黄亚惠在这点上有时感觉很无奈。以她所在的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分析,这所高职院校70%的生源来自闽南,30%来自闽北,但毕业后闽南的学生几乎全部回了家乡,而在外求学的闽北学子也很少回来。

  于是,她有一个大胆设想:能否与当地的中职学校对接,经过考核,合格的学生就可以免试进入高职学校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教授他们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引导他们留在家乡就业。她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让立足当地发展,服务海西建设的梦想不再遥远。

  愿“草根”文化枝繁叶茂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20日报道(记者 李珂)

  “文化塑造新农民,智慧创造新农村。”谈起文化民生话题,省人大代表、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党支部书记潘春来激情洋溢。

  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亦是民生之魂魄所在。这位来自农村的代表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在农村,农村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要挖掘乡土文化的内涵,把乡村 “草根文化”作为拉动新农村建设的引擎,引领农民致富。

  “什么是草根,就是尊重民间的文化,要注重培育本土特色的‘草根文化’。不是吗?赵本山、小沈阳几乎托起了一个大产业。”他说。

  在兰田,“草根文化”已经走进了兰田人的生活,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碰撞,还有莫大的发展商机草根文化产业。依托农村文化资源,发展动漫产业,如今成了兰田村主要的经济支柱,为农民特色创收打下基础。村里通过4000多名信息员广泛收集农村文化素材,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素材进行创作,整合出一批质量高、思想内涵丰富、语言生动有趣的动漫素材,既解决动漫产业的素材来源问题,又让农民参与创意产业,开创农民讲故事也能赚钱的新型增收方式。

  “这样就非常草根,最有生命力。”潘春来说。原创动漫卡通片《小牛向前冲》在第六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评选中获首届“中国十大卡通形象”的称号,卡通形象大角牛无形资产达到1亿元。“去年,制作了原创动画《小牛当家》,眼下,已开始制作《小牛村长》。

  在生产资源开发日渐成熟后,什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文化无疑是条出路。

  潘春来认为,文化与每个农民的生产、生活相关,发展文化产业要以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他说:“百姓不能只是受众、演员,也是文化的主人翁、创造者。不是每个村都要跳广场舞、搞动漫,而是每个村要找到文化根源,打造‘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同时,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培育‘草根文化’。”

  “文化下乡,要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扎根于农民群众,让大家喜闻乐见,才有活力。”省人大代表阮培金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