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福鼎以列入全省城乡供水一体化首批试点县为契机,抓好全域规划、争取资金支持、推进试点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有序开展。截至2018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658亿元(上级补助1.193亿元,自筹0.465亿元),解决了该市17个乡镇(街道、管委会)、284个村居、53所学校、1个国有农场、996个自然村集中供水问题,实现该市集中式供水工程人口覆盖率达93.3%。据了解,福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总投资估算约为14.68亿元。 规划引领推进供水全覆盖 在沙埕镇小白鹭村净水站内,随着现代化农村一体化直饮水装置不停的运转,浑浊的“黄泥水”变成了清澈自来水。 村民苏爱云家正在安装新的供水管道。拧开水龙头,晶莹透亮的水流汩汩而出,苏爱云喜笑颜开:“这下好了,水清洁干净,没有杂质,洗衣做饭方便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福鼎认真执行《福建省城乡供水条例》规定,把发展城乡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应当提供和保障的公共服务,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强水源保护,提高城乡供水设施和检测能力建设。2014年,福鼎委托福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福鼎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2016年开始建设大水网联通的部分工程,主要有东南沿海供水工程(一期)、东北部沿海军民融合引供水工程、岙里水厂(第二水厂)扩建工程、磨石山水厂扩建工程和马冠水厂(第三水厂)建设工程,工程总投资约5亿元,为福鼎城乡供水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预计到2021年,福鼎实现大水网联通,大水厂、大管网为主供水的目标,力争该市规模化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5%,供水水质达标,1000m3/d水厂服务人口比例不低于90%,余下5%人口约3万人,饮水安全通过简易自来水设施,采取组建专业管理队伍,实行专业化、智慧化管理模式,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水质、水压、水量满足要求。 大水网联通即根据福鼎地形和水资源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构建“四库(南溪水库、桑园水库、牛头溪水库和待建的管阳跨流域引水的溪头水库)二线(已建的福鼎东南沿海引水工程、福鼎东北沿海引水工程)”。 规划将福鼎市划分为三大供水分区,实现供水全覆盖。一是福鼎中心城区与沿海平原片区,建岙里、马冠、缸窑、磨石山及罗唇5座大型水厂,60米高程以下采取重力供水,通过大管网调流调压控制实现互通互联、互为备用,提高供水保证率;60米高程至120米高程采用无人值守少人值班的一体化增压泵站供水。实现了120米高程以下区域全覆盖,惠及11个乡镇街道,占人口的72%。二是山区与海岛乡镇及周边集中连片区,采取新建和改造7个千吨以上水厂,惠及6个乡镇和47个行政村,占人口的18%。三是83个偏远乡村,拟采用超滤膜一体化净水设备分散供水,占人口的10%。 福鼎水务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资金来源主要由企业自有资金、债券(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和贷款融合三部分组成。2019年8月,专项债券20624万元资金已到位,一般债券8000万元也已同步配套到位,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水务统管保障用水更安全 “原来受行政区划和多部门管理制约,缺乏科学统一的区域供水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难以实现,供水量难以保证。”福鼎市水利局局长刘向东说,改革后,按照‘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国有控股、集约经营’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和城乡二元供水的格局,整合该市水务资源、资产、资本要素,统筹城镇、乡村协调发展,在福鼎市形成由一家水务公司建设、运营、管理的新格局。 走进店下镇磨石山制水厂,厂房里一体化净水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检测中心内浊度仪、二氧化氯检测仪等仪器一应俱全,厂长倪建铁正通过检测设备查看源水与出水浊度情况。 “目前,源水经过沉淀、过滤等净水处理后,出水浊度基本控制在0.055NTU,接近纯净水标准。”倪建铁介绍,制水厂于2006年建成,原日供水规模为0.9万吨,主要服务于龙安工业区及周边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供区内的用水矛盾日益凸显。2015年11月,该制水厂由福鼎水务公司统一运营管理,通过改造提升,日供水能力从原有的0.9万吨提升至2万吨,并采用模块化净水设备,改进了水处理工艺,出厂水质综合合格率从原有的86%提升到99.8%。 “2020年,我们将按照福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进一步扩建磨石山制水厂供水规模,日供水能力提高至5万吨,延伸供水管道,覆盖店下、沙埕两个乡镇及龙安工业区共25个行政村8.08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倪建铁说。 做到全域供水一体化、建设管理一体化、供水产业一体化。福鼎市政府明确水利局作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牵头部门,负责监督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工作。2015年11月,与省水投集团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成立由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供水有限公司和福鼎市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三方组建的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福鼎水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7亿元,计划通过省市合作将福鼎市城区、乡镇(村)自来水厂收归水务公司统一管理,发挥省级龙头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运营管理。 “以前水库的水质差、浊度高。”小白鹭村党支部书记林炳生颇有感触,原来水库属村民自管,但管理不到位,水费收不上,形成恶性循环,供水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