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踏雪冰山下 家国在心间(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23
摘要:授人以渔,造血援助精心谋划 授人以渔,这是援藏的时代召唤。 在距八宿县城8公里的白玛镇西巴村一个山头,机械轰鸣,运输车辆穿梭往来,一个现代化的水泥厂拔地而起,正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这是闽八援到昌都后引进

授人以渔,“造血”援助精心谋划
  授人以渔,这是援藏的时代召唤。
  在距八宿县城8公里的白玛镇西巴村一个山头,机械轰鸣,运输车辆穿梭往来,一个现代化的水泥厂拔地而起,正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这是闽八援到昌都后引进的最大投资项目——八宿县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0亿元,年产水泥110万吨。建成后可直接解决4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间接带动1000多名群众增收,每年可为地方创造1.5亿元的税收。
  “如果没有援藏队的锲而不舍,八宿就没有这个‘下金蛋’的项目。”八宿县委书记吴应海把这句话常挂在嘴上。“那是2017年3月6日,我们陪县长调研县垃圾填埋场项目时,偶然发现该场地上遍地散落着石灰岩石头,顿时觉得八宿的发展机会来了。”福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八宿县委副书记郑浩回忆项目引进过程时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经过勘察,确定这里石灰岩质量高且丰富,然而这个项目却不在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的篮子里。为了“援藏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福州援藏工作组前后四次进京,10多次赴拉萨,可研、汇报、协调……终于在第二年3月22日正式签订投资协议,还争取到公司授让给县里30%股权。“这一天,我对着雪域高原喊出:我们终于成功了!”
  要下“金蛋”,就得有“金鸡”。
  边坝是昌都最偏远的县,县城距昌都市区近500公里,经济相对落后,但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水果和蔬菜。2017年,漳州龙岩援藏工作组看到当地的潜在优势,建议在草卡镇建设蔬菜产业园,建设大棚,并派农业专家赴昌指导。“我租了5个大棚种植蔬菜,去年每个大棚净收入可达1.3万元,今年收入会更多。”一位藏族农牧民高兴地说,这里吃菜长期靠外运的历史将成为过去。
  在左贡县中林卡乡,一个万亩葡萄产业园正在崛起。厦门援藏工作组引进厦门成功红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盘活葡萄基地,并在靠近国道的玉达镇夯达村建设葡萄酒厂,从酿造、罐装到储存一条龙,年产值可达3亿元。
  “造血”,福建全力倾注、精心谋划。
  闽八援想到了闽商。2016年11月,刚进昌都才3个月的援藏队,召开了在藏闽商工作恳谈会,诚邀在拉萨等地事业有成的闽商来投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短短两个月,闽商就与卡若区政府签订了佳博家居建材物流园项目。项目占地总面积33亩,建筑总面积23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可容纳近220户商家入驻,可为当地居民以及贫困户提供300个以上就业岗位,可为当地财政税收增加近亿元。
  闽商架起了闽昌合作之桥。2018年5月,闽八援推动成立了福建企业促进会,如今企业会员单位有50家,经营范围包括开发投资、建筑施工、金银珠宝、建材批发、机械销售、木雕工艺……产业在对接。促进闽藏两地优势产业互补,协调推动闽藏农业部门签订《菌草技术在西藏推广应用合作协议》。在福州举办西藏丁青象牙玉开发研讨会,邀请省宝玉石协会到昌都市考察指导象牙玉开发。组织参加各类重大展会,通过市场力量在福州、厦门、泉州建设昌都文化特色产品展示中心,发挥以商引商作用;福建武夷酒业、福州奇新食品有限公司与八宿县粮油公司合资开发出荞麦酒系列产品。预计到2020年,这些招商引资的企业可为当地增加税收2亿元以上,解决4000个就业岗位。
  国企在帮扶。厦门市国资委组织4家国有企业与左贡县联合成立左贡县厦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实施厦门农牧生态科技园项目。积极引入福建优质企业到西藏,漳州片仔癀与边坝县合作建设林麝人工养殖基地,开设片仔癀产品体验馆。福建电子信息集团与昌都市政府签订有关智慧昌都建设的《技术支援协议》,厦门信息集团援建昌都市智慧党建系统,智慧昌都建设走在自治区各地市前列。
  科技在驰援。福建省科技厅与昌都新区管委会共建的闽昌众创空间,成为昌都首个也是容量最大的创业创新载体。目前,该空间在孵企业34家,已成功孵化企业4家,其中2家被评为昌都市龙头企业,吸引20多名大学毕业生在该空间就业创业,同时带动本地贫困农牧民等就业100人以上,成为“雪域昌都一朵亮丽的创新之花”。
  精准实施“千人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000名干部人才赴福建培训、挂职,2016年以来已选派3000多人到福建培训,220人到福建跟班或挂职;邀请200多名福建各类专家到昌都授课,培训当地干部人才1万多人次。
  3年,闽八援共为昌都引进企业50家,注册资金15亿元。
  一个个产业项目,一项项“造血”工程,宛如一朵朵象征着幸福的格桑花盛开在三江大地。
  星火燎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当好昌都人,做好昌都事。”每个援昌干部,秉持福建人敢拼会赢的精神,将东部地区先进的思想、观念、制度带到了昌都,让雪域高原感受到他们带来的热度。
  “我深知,单纯做好股室的管理显然是不够的,更重要是深入一线指导督导,帮助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洛隆县教育局副局长、专技援藏教师卢世锋的援藏感悟。初到洛隆,卢世锋便走访所有学校,发现洛隆教育存在课堂满堂灌、互动少等问题。为此,他一手抓教研提升,一手抓督导考核。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赛课活动和教师技能大赛、推门听课为抓手,在全县基层学校掀起比学赶超的岗位练兵高潮,并逐步建立一套从管理层到课堂的质量监控督导体系。
  教育,雪域高原上的“启明星”。2016年开始实施“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以后,来自福建的130名教师先后来昌支教。在福建援助的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福建援藏教师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参与对骨干教师和学校名师的培养,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徒结对、带岗培训帮扶机制,加强闽昌两地教育理念对接。开展帮扶教师上示范课,以示范课为媒,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今年,昌都三高高考上线率达82.9%,比2016年提高22个百分点。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这是闽八援的追求。
  “推动援藏工作向深层次转变。”昌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苏永波狠抓“精准培训”:理论培训,实现全市党员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全覆盖;专业能力培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每年举办10期专题研讨班;开设领导干部大讲堂,每季度邀请一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昌都授课;脱贫攻坚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向扶贫系统干部赠送习总书记著作《摆脱贫困》;建立片区党校,开发汉藏双语微党课视频……3年来,全市2.4万名干部普遍轮训一遍,6460人赴区外培训,选派450人赴区外挂职锻炼。
  昌都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张立峰大力推进精神文化援藏:推动福建与昌都签订文化援昌合作协议,连续3年组织昌都市文艺巡演团赴福建开展“康巴风·闽藏情”文艺巡演、参加福建艺术节等活动,举办10场专场演出;首次在昌都举办闽宁藏疆渝五省区文物保护高级研讨班;组织“古田会议精神雪域行”展览活动,展现福建与昌都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增进闽藏两地的文化认同。
  “实施精神文化援藏,这是援藏干部应担负的使命!”昌都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严挂忠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举办三届“书香昌都”读者节,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广播电视节目“三审制”,设立昌都市优秀电视新闻奖,组建审读鉴定中心;加强党的建设,制定局党组会议、月工作例会等十多项制度,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精神文化援藏工程,组织拍摄民族团结与援藏题材电影《太阳与月亮》,将于2019年下半年公映;建设17个“福建书屋”。
  “我们来援藏,要树立一种正气!”昌都市法制办副主任谢雅星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推动出台《昌都市人民政府行政应诉工作办法(试行)》,行政应诉3件,办结2件,法院判决维持市政府复议决定。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首次作为被告参加案件审理,他受市长委托代理出庭,市人社局局长一起出庭,成为应诉的昌都市行政机关首位主要负责人,并首次组织相关负责人旁听庭审。
  “要努力当好一名组织员、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和示范员,为昌都旅游与福建旅游交流合作架起友谊的桥梁,为昌都旅游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昌都市旅游发展局局长林湫说。他着力开展援藏厕所新建及重点旅游景区(点)旅游厕所改造、提升等工作,撬动全市修建厕所160余座。厕所建设管理成为昌都的示范典型,引领风潮,在西藏掀起了“厕所革命”。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
  闽八援自进昌第一天起,就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团结、坚韧奉献、干净有为”援藏铁军,不断凝聚援藏合力,真情浇灌民族团结友谊之花。设立临时党委,通过抓党建带援建。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以“拥戴核心走在前、保卫蓝天走在前、脱贫攻坚走在前、增进团结走在前、廉洁自律走在前”为主要内容的“五个走在前”活动,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治藏方略。出台临时党委和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每季度召开一次临时党委会议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日常事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援藏干部人才管理规定、援藏干部人才日常考核办法等6项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行“每周一学”;开设援藏干部论坛,建立起一支“拿得出、能战斗”的队伍。
  有志而去,有为而归。3年来,闽八援获得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指示60多条次,在全国援藏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援藏干部获省部级表彰32人次……漫漫艰辛路,浓浓援藏情。
  闽八援,打下了坚实的制度、产业、硬件和感情基础,矗立起了“福建援藏”品牌!
  闽八援,带着援藏丰硕成果,带着闽藏人民的深情厚谊,满载而归!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