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開發銀行4560億元支持福建重點建設和民生發展 201 1年4月,國家開發銀行與福建省政府簽訂《共同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十二五”時期開發性金融合作備忘錄》,確定“十二五”時期雙方金融合作額度3000億元。此后,雙方圍繞重大重點項目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平潭開放開發等領域,不斷提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截至2014年1 1月末,國開行“十二五”期間累計向福建省提供融資總量4560億元,其中發放各類貸款2614億元,債券等其他融資到位資金1 946億元,提前超額完成“十二五”融資合作目標。與此同時,國開行在福建連續12年保持貸款本息回收率100%,以大額、長期、持續、優質的融資服務,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資金傾斜 支持重大重點項目建設 重大重點項目關乎國計民生。近年來,福建省交通、能源、水利、產業等領域的重大重點項目建設任務重,資金需求旺盛,國開行勇擔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任,在重大重點項目融資中挑大梁。 2012年4月,在國開行與省政府年度高層聯席會上,雙方進一步確定了在重大基礎設施、水利工程、土地整理等重點領域的合作內容。“十二五”以來,國開行累計評審承諾重大重點項目中長期貸款4700億元,每年60%以上貸款投向高速公路、鐵路、電力等重大重點項目: ——累計發放高速公路項目貸款800億元,先后支持了京台、莆永、沈海復線等省內40多條“國高網”、“海西網”及連接線等高速公路。 ——累計發放鐵路項目貸款326.40億元,支持了溫福、福廈、廈深、向莆、贛龍、合福、龍廈等7條干線鐵路建設﹔2014年12月又牽頭組建了福平鐵路、南三龍鐵路銀團貸款,銀團金額分別為97億元、137.71億元。 ——累計發放電力行業項目貸款567.71億元,重點支持福清、寧德核電,水口、棉花灘等水電站,江陰、可門、大唐等火電廠,莆田石井、平潭青峰等風電場項目。 ——累計發放石化項目貸款161.8億元,支持了福建煉油乙烯擴建、天辰耀隆20萬噸/年己內酰胺項目、中化泉州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等重大石化產業項目。 ——累計發放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貸款224.80億元,基本覆蓋全省9個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及全部縣域。 截至2014年11月末,國開行在福建省貸款余額2453.11億元,其中人民幣非個人中長期貸款余額1999.12億元,佔全省市場份額的24%,連續多年居全省金融同業第一位,成為中長期投融資領域和重點建設的主力銀行。 融智融資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作為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見証者、參與者和推動者,國開行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開創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金融支持”的城鎮化建設融資模式。2013年5月,在國開行與省政府年度高層聯席會上,雙方簽署了《共同推進福建省新型城鎮化建設開發性金融合作備忘錄》,拉開了“融資”與“融智”相結合,推進福建新型城鎮化的序幕。“十二五”以來,國開行累計向福建省城鎮化及配套建設項目發放貸款2166.39億元,每年90%以上人民幣貸款投向城鎮化領域。 規劃先行,是開發性金融的特色和優勢所在,也是國開行為城鎮化建設提供的獨特的“融智”服務。今年5月在《福建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正式頒布之際,國開行與省發改委密切協作,合作編制並聯合印發了《福建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系統性融資規劃》,探索拓寬政府、金融機構和民間三方面融資渠道的途徑,成為銀行與規劃部門共同發布配套融資規劃的全省首創。 棚戶區改造,是城鎮化進程中難啃的“硬骨頭”。國開行抓住資金保障這個“牛鼻子”,將自身中長期投融資優勢與政府組織協調優勢相結合,會同有關部門成功搭建省級、省會城市福州和計劃單列市廈門三個棚改專項融資平台,創造性地構建“三個統一”(統一評級、統一授信、統貸統還)的貸款模式,成批量實現項目策劃和評審承諾,大大提高了融資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僅今年1至11月,國開行共評審承諾福建省棚改項目貸款207.31億元,發放棚改貸款70.81億元,佔全省發放量的85%以上。“十二五”以來,國開行累計發放各類保障性住房貸款194.24億元,凸顯了開發性金融依托國家信用、服務國家戰略、資金運用保本微利的“供血”作用。 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是福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要求。國開行積極踐行“綠色金融”理念,拓展“綠色信貸”業務,“十二五”以來,累計為福建省發放綠色信貸475.69億元,重點支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燃煤電廠“上大壓小”、水資源綜合治理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廠、配套網管設施等項目建設。 先行先試 促進閩台深度融合 平潭綜合實驗區,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在對台先行先試、閩台深度融合中地位特殊。為了支持平潭開放開發,早在2009年,國開行作為第一家支持平潭基礎設施建設的銀行,率先為平潭海峽大橋項目提供5.35億元貸款。2012年4月,國開行與省政府簽訂《共同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開發建設開發性金融合作備忘錄》,將支持平潭開放開發上升為全行戰略,並取得累累碩果: ——堅持規劃先行,推動融資主體建設。國開行與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編制《平潭綜合實驗區“十二五”時期重點項目投融資規劃》,提出平衡資金供需缺口的建議,特別是建議將實驗區原有區屬公司及土儲中心整合為“一個中心、三大集團”,做大做強投融資主體。該建議得到實驗區管委會採納,目前區屬公司整合工作已初見成效。 ——總分行聯動,開設項目評審快通道。2012年4月國開行總分行聯動,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完成了平潭環島路龍王段等11個項目164.8億元評審授信,是平潭迄今為止獲得最快最大的授信額度,開創了新型城鎮化貸款的“平潭模式”。截至2014年11月末,國開行共評審承諾平潭交通、棚戶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土地整治開發等項目貸款343.17億元。 ——設立專項規模,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截至2014年11月末,國開行累計向平潭提供融資總量63.17億元,重點支持了漁平高速、平潭環島路、金井灣片區等項目,貸款發放和余額均居同業首位,成為支持平潭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大貸款銀行。 在支持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的同時,國開行積極支持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台商投資區,及漳浦等台灣農民創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翔鷺集團、華映集團等台資龍頭企業發展,“十二五”以來累計發放台資項目貸款111.57億元,為促進閩台深度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