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黎明接受专访 王天乐摄 人民网福州5月7日电(钟巧花 王天乐 郑窈 兰志飞)5月6日下午,华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黎明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接受人民网专访,解析了用城市数据湖如何为产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社会的治理提供精准服务。 “在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现在感觉到面临着三大难点问题,第一个是数据的存储成本太高,所以数据留不下来;第二个是数据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滥用数据比较多;第三个是数据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针对三大难点问题,张黎明以华录集团的实践为例,提出解决方案。 “华录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推出以光存储技术为核心的数据服务,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的是一个绿色、安全、海量生态的系统,有利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张黎明介绍说。 光存储技术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城市数据湖则为数字经济时代搭建起重要的基础设施。 “为什么叫城市数据湖呢?城市数据湖就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去,传统经济中的基础设施就是地陆管网,现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就是以城市数据为中心的数据湖,我们把它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张黎明说,基础设施由于是由政府、企业来共同建设,所以可以采取一种新的建设模式叫PPP,建设期完了以后,所有权是归政府的,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可靠、不滥用。 张黎明接着详解,现在华录做的城市数据湖采用三种步骤,即建湖、引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是5年、10年以上的数据积累才能成为大数据,才能反映出发展规律与变化。那么,有了海量数据的积累,也就是水集聚得多了以后,就有一个湖,就把碎片化的数据进行规模化,有了规模化的数据就能资产化,有了资产化的数据才能证券化,有了证券化的数据才能产业化。所以说,第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为产业精准转型提供新助力。 第二个好处,就是为民生提供精准改善。老百姓为什么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交通也难?如果说,通过数据来进行均衡的配置,那么,民生就可以得到均衡改善。 第三个好处,是为政府提供社会的精准治理方案。通过数据,可以反映哪一些社会治理不够合理,比如说现在一个城市下雨了就内涝、堵车,说明管道有问题。 “智慧化必须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所以,应该要用数据来为产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社会的治理,提供精准服务。”末了,张黎明说。 (责编:陈楚楚、张子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