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8月6日,北京2020年高考招生工作正式开始,并将持续到8月30日。目前,各省都进行了高考。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各省的高考模式和考试科目不断调整。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记者通过梳理31个省教育部门的公开信息和相关报道,展示了近六年来高考模式的变化。 六年中有三年变动较大,"新高考"范围渐增
变化最大的第一年是2016年,当时七个新省份都采用了国家卷。 2015年,31个省中有16个省对所有科目使用了国家卷,10个省为完全自治命题,其余5个省为半自治命题,即一些科目为自治命题,其他科目使用国家卷。 到2016年,安徽、湖南、广东、湖北、福建、重庆、陕西七省已由自主命题或半自主命题转变为所有科目使用国家卷,使用国家卷的省份数量增加到23个。云南、广西和贵州省从使用国家卷二改为使用国家卷三。 2017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上海和浙江实施新高考政策。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推出,启动了上海和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2017年,两地改革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参加了高考。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与以往高考的最大区别是取消文科和理科,实行“三三”,即总成绩由统一的中考、数学和外语成绩以及自主选择的三次高中水平考试成绩组成。高中水平考试的科目由考生独立选择,如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 到2020年,实施新高考政策的省份将扩大到6个。 继上海和浙江之后,北京、天津、海南和山东省也于2020年加入了新的高考试点阵营。在实施新高考的六个省中,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仍然延续着各科独立命题的传统。 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将在2021年高考中实施“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考试;“1”是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高中水平考试中选择物理和历史科目之一;' 2 '要重新选择科目,考生可以从四个科目中选择两个科目: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和地理。 山东高考模式调整频繁 江苏最特殊
自2015年以来,山东省高考命题发生了变化。2015年,山东省从所有科目的自主命题改为采用英语国家卷一并恢复听力测试,而其他科目仍使用山东卷。2016年,山东省在外语、文学和科学方面使用了《国家卷一》,将汉语和数学作为独立命题。2018年,对其进行了调整,所有科目均使用国家卷一。2020年,山东省高考取消文理科目,统一高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山东省自主提出。 近年来,四川省试题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5年为独立命题,2016年调整为半独立命题,自2017年起改为采用国家卷三。 自2015年以来,江苏省、江西省、湖南省采用的考核模式和试题没有重大变化 明年,江苏将采用“新高考”模式。 自主招生取消,加分项目大幅减少 除了考试科目及试卷的改变外,教育署近年亦发出其他相关政策。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降低和规范考试加分。同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五部门《意见》明确表示,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加分,即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优秀者、奥运冠军、科技竞赛冠军、重大体育竞赛冠军、二级运动员统考合格者。 但在《意见》年度,保留和完善了五项国家奖励项目,即:“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候选人”、“归侨、侨眷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候选人”、“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和“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或被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士兵”。 同时,《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地方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高考奖励项目。 独立派遣学生和招收学生的制度也正在调整。其中,被录取学生的类别有所减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提议,2017年秋季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以及以后的学生将取消省级优秀学生的资格,所有高校将从2020年起停止招收省级优秀学生。 独立招生制度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自招生始于2003年,当时22所高校可以拿出总招生计划的5%用于自招生。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表示从2020年起不再组织高校自主招生,同时实施“强基础计划”。意见认为,“强基础计划”旨在解决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新京报记者李玉坤实习生谢傅中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