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莆田2020年中发展报表亮眼:产业为翼 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4
摘要:瑞仕国际潜力少年综合中心项目选址妈祖国际健康城,是一所职教康养一体化的自闭症综合中心。一期总投资约8亿元,目前已进入收尾冲刺阶段。 丘开斌 摄 “今年上半

瑞仕国际潜力少年综合中心项目选址妈祖国际健康城,是一所职教康养一体化的自闭症综合中心。一期总投资约8亿元,目前已进入收尾冲刺阶段。 丘开斌 摄

瑞仕国际潜力少年综合中心项目选址妈祖国际健康城,是一所职教康养一体化的自闭症综合中心。一期总投资约8亿元,目前已进入收尾冲刺阶段。 丘开斌 摄

  “今年上半年新增‘五个一批’项目306个、总投资3279亿元,其中签约项目94个、总投资1242亿元,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216亿元,投产项目38个、总投资278亿元。”2020年中盘点,莆田提交了一份亮眼的发展报表。

  围绕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实施“343”重点产业发展计划、抓实平台载体发展开发区产业集群、机制护航精准帮扶企业,近年来,莆田以产业为翼,助力高质量发展。

  实施“343”重点产业发展计划

  在莆田一号工程“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全力部署下,莆田顺利通过疫情影响这道“加试题”,下半年项目落地发展顺利开局。

  眼下,仙游华峰绿色纤维工业园、永荣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链CPL二期、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一期、华兴玻璃迁建、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50万扩200万吨项目等建设现场正开足马力,领衔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梯队。

  一处处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厂房新楼背后,是莆田坚持供给侧结构改革,做优增量、提升存量,强攻产业主攻工业的发展侧影。产业兴则城市兴,为此,莆田举棋落子谋划实施“343”重点产业发展计划——

  全力做优鞋服、工艺美术、食品等3个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推动双驰、才子服饰等鞋服龙头企业品牌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推动三福、鲁艺等工艺美术品牌大众化、国际化,培育“莆田木雕”“仙作”区域品牌;以百威雪津等龙头企业,发展休闲食品,带动麦芽、工业旅游等产业链发展。去年,莆田鞋服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做强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永荣、华峰、三棵树等为龙头,打造千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华佳彩、福英泰科技、大唐网络等为龙头,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5G设备、电子元器件、终端结构件等产业链……

  培育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生命健康等3个未来产业。充分发挥妈祖健康城“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核心载体作用,培育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和高端专科医院,力争打造中国第一健康城。

  在以优质增量壮大总量的同时,突出优化存量,支持现有企业技改、扩建,实现裂变扩张、提能升级。1—5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29.5亿元,同比增长3.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其中技改投资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6.5个百分点。

位于北岸经济开发区的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7500亩,以生物制药和智能医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目前,该产业园部分主体结构已封顶。陈琛 摄

位于北岸经济开发区的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7500亩,以生物制药和智能医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目前,该产业园部分主体结构已封顶。陈琛 摄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要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加快工业园区及产业转型升级,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奠定坚实基础。”7月3日,莆田市召开工业园区及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会,莆田市委书记刘建洋重申了园区改造和“一号工程”的重要关系。

  近年来,莆田已形成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多个产业集群和产业示范带。全力发展产业集群这枚“重型武器”,莆田早已布局:按照“一区多园”原则,全市所有工业园区整合并入,或委托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统一管理。其中,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和2至3个主攻产业,省级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和1至2个主攻产业,推动形成“一个县(区、管委会)一个千亿产业、两个五百亿产业”的发展格局。

  5月22日,城厢区太湖工业园区举行开放招商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会,荔发建材、洁康卫生用品等6个项目签约入驻,总投资14.8亿元。据悉,该园区创建于2003年7月,园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根据区位特点及发展现状,重点发展纺织鞋服、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产业园。目前,园区已开发利用土地面积约1736亩,尚有可开发土地面积约5100亩。

  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空间,发展优势产业的太湖工业园区是莆田实施园区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由点及面,在多点开花的产业基础上,莆田抓稳抓牢平台载体,把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出台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以6个园区为主体,优化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实施园区改造提升“十个一”工程,提升配套能力,构建“大园区 小城市”公共服务网络,推进产城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并推动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试点先行。

  产业园区的辐吸力作用强劲,上月,由福建永荣控股集团与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合作投资的2×100万吨/年丙烷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项目落户秀屿石门澳产业园,总投资396亿元;总投资56亿元的大唐网络东南运营总部、总投资30亿元的华峰高端户外面料等重大项目也纷纷落地。

  培育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初,为应对突发的疫情冲击,莆田率先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创新“三原三联”快速转产模式、企业共享员工模式,开展援企稳岗和接工助力“双行动”,助力工业经济复工复产。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去年9月,莆田全国首推“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新模式,实施效能革命。通过打造“有为政府”推进建设“有效市场”。据统计,当前,全市“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事项已达到99.9%。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