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报道】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同比下降6.8%。全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正增长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北京时间28日16时,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实现了“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特别是前“三保”,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5月28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记者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采访。(中新社) 中国还有政策储备 中新社报道,李克强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可以说是史上罕见。最近不少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是负3%,甚至更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所以今年中国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 他同时指出,中国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目标任务,这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关系。“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我们这样做实际上也是让民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 “我们一定要稳住当前的经济,稳定前行,但也要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李克强表示,但是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中国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李克强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稳住基本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而且会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实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不搞“大水漫灌”但要“放水养鱼” 当被问及中国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刺激措施时,李克强称,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的规模性政策举措是有力度的。 “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作放水养鱼。”李克强说,“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 他表示,所以中国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李克强称,这次规模性政策筹措的资金一块是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人民币,另外更大的一块是减免社保费,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中国愿意进口更多国外商品 “中国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在被问及如何研判中国面对的外部形势,如何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李克强做上述表示。 “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那就回到了农耕时代。”李克强说,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中国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 谈及在全球应对公共卫生和经济严重衰退的双重挑战,中国将发挥的作用,李克强强调,中国在开放当中还要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李克强说,当然也有人会说,要对产业链、供应链进行调整。至于企业的调整布局,这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市场规律本来就是进进出出、生生死死。我们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凭空做设计,而是要让市场更加相互开放。 李克强指出,国家不管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规则,双向开放,友好相处。相处规则如果有不完善之处需要调整改革,大家一起商量着办。 李克强指出,合作就要互利、互惠、共赢,独赢是不会长久的,吃独食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共赢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长。 李克强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都要担负起应有的国际责任,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会担负起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责任。 李克强指出,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推进的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举措会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也愿意进口更多国外商品,成为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李克强说,中国愿与世界同舟共济、携手同行,“我希望并相信,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疫情之后会更开放,衰退之后会有新繁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