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發生以來,國外供應商供應鏈斷掉了,我們面臨著有可能二次停產停工的風險,提醒我們更加迫切地思考,如何在重大的項目上加速國產化,提高國產化的進程。”全國人大代表、國產大飛機C919項目研制人員之一的王巍有這樣的感悟。 今年是王巍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第三年,在履職期間,他提出了多項建議和議案,體現出了航天人的責任與擔當。“隻有通過自主可控才能完成這一系列的任務。所以,自主可控就是我們當前唯一的突破口。”王巍表示,使用復合材料制造航空零件還是個新興產業,很多先進技術還是掌握在國外專家手裡,需要引進海外學習或是深造過的高端人才,加快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在他看來,江蘇科教資源豐富,在自主創新方面有一定優勢。“在提交的議案中,我們提出希望由國家統籌,設立國家重點的航空復合材料的實驗室,加快進口自主可控的進程,也讓國產材料盡快替代進口材料。”王巍說。 著眼千家萬戶“小目標”,彰顯民生大情懷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注意到,來自江蘇各地的代表委員們,不僅謀劃發展大事,也關注身邊小事。既帶來了對民生的親身感受,也帶來了對發展民生的真知灼見。一份份議案提案和建議中,既有國家發展的“大圖景”,也有千家萬戶的“小目標”。 “現在垃圾分類很重視,很多城市都紛紛啟動,那麼在垃圾分類處置過程中,有機垃圾的分類怎麼做?”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薛建輝坦言,2020年國家將對北京、上海等46個城市先行試點,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中,有機垃圾的收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是重點和難點工作。 如何破解垃圾圍城困境?薛建輝建議,國家層面要制定統一的有機垃圾分類標准,同時鼓勵居民使用家用型垃圾分類箱和可降解垃圾袋,還應加強科技支撐能力,組織科研機構及企業對有機垃圾快速資源化處理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讓教育回歸初心,回歸根本。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帶來的“為小學生家長減負”提案,則是道出了很多家長的煩惱。 “為小學生家長減負,其實就是為小學生減負。很多小學生家長就是疲憊不堪,我覺得要從總體上,從教育大綱,從頂層設計來考慮小學生的教學,需要不需要家長花那麼多時間在課余輔導他們做各種各樣的作業。”范小青坦言,“社會有分工,家長不是老師,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麼做作業。” 為此,范小青建議,請專家論証,從教學大綱改起,給小學生減負,以所有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為基准。對學校也要有嚴格規定,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回家作業家長簽字,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作業,而不是檢查對錯,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情。看起來時髦其實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教學,既增加家長負擔,又影響孩子心靈,應該力避。 據《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每年都有超過1500萬新生兒誕生,育兒問題接踵而來。當前,男性配偶參與育兒方面還較為落后,許多人希望陪伴妻兒,卻有心無“時”。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江蘇省委副主委、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根據前期調研,在提交的議案中指出,目前家庭育兒人力資源匱乏、家庭育兒壓力增大、產婦壓力增大。 “以男性配偶陪產假為例,截至2013年,至少有79個國家通過立法規定了陪產假權益,但我國缺乏統一的全國性法律,各地執行標准不一且普遍較短,從7-30天不等,大部分僅為15天,同時僅作為對實行晚育或合法生育的一種獎勵,在實際落實中有困難。”熊思東坦言。 為此,他建議為讓產婦得到更好的休息,男性配偶應承擔更多的照顧新生兒的工作。因此,建議將原有男性配偶陪產假延長至38天,用於陪伴、照顧產婦產前孕檢建檔(1天)、圍產期7次產檢(7天)和產后產褥期(30天)。 同時,他建議在《勞動法》中增加關於男性配偶陪產假的相關規定,明確男性在育兒方面的家庭責任和生育權利並規定男性陪產假不得低於38天,參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妻子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15天陪產假﹔勞動監察部門應將陪產假權益保護納入勞動保障監察內容﹔用人單位應採取勞動合同備案制度,按照法律規定增設專門合同內容,明確陪產假權益,並對執行陪產假作出具體安排。 整合 方思偉 素材來源 學習強國 荔枝新聞等 (責編:耿志超、張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