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职工,你的食堂分餐了吗? ——复工复产中企业实行“分餐制”探访 “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疫情催生了新的用餐习惯。记者了解到,在复工复产企事业单位中,实施分餐成为新规定,用人单位通过分餐制、错时制、间隔制等措施,及时消除食堂等公共用餐场所存在的疫情防控风险,保证职工“舌尖上的安全”。 改变供餐用餐方式 据了解,早在2月初,辽宁、江苏、贵州等多个省份就发布通知,要求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明确指出改变供餐方式,避免集体就餐,提倡分餐配送或简餐。 这在不少人员密集的大型企业及园区得到了响应。恒申控股集团旗下的福建申远新材料公司,是一家有1100人的新型化工企业。该企业人事行政运营经理林丽娜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公司快速响应,从2月3日至3月31日期间取消食堂大厅就餐,改为使用一次性餐盒配送。 “作为24小时不停产的企业,我们为一线职工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及夜宵,一共4顿工作餐。”林丽娜介绍,企业行政部门约250人,生产一线职工850人左右。实行分餐制后,行政部门职工在工位就餐;而在较分散的工厂装置区,则由专门的餐车将套餐运送到各个部门,一线职工可在区域内的休息室错峰用餐。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有的企业部分恢复了堂食。一家大型纺织企业的行政人员告诉记者,复工人员隔离结束后,食堂就不再供应套餐而恢复了窗口打饭制,但在用餐方式上,仍要求职工间隔、分散时段用餐。 进入4月以来,申远新材料公司也在行政区食堂开放了堂食。林丽娜介绍,为此,食堂相应减少桌椅数量,划分区域就餐,以单个的瓷质碗、盘配餐,并要求职工错峰就餐,佩戴口罩,2人1桌、同向落座。而在人员较多的装置区,公司仍然实行配餐制,并以密封不锈钢餐盒取代了一次性餐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