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2019年终盘点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 扎实推进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20
摘要:汇聚西藏新闻,聚焦西藏政务,服务西藏人民。中国西藏新闻网是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管,西藏日报社主办,并经国务院批复成立的西藏第一家省级重点新闻门户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

2019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彰显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决心与担当,对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19年,蓝天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国家公园建设等持续发力,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下去,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加码

长江经济带被誉为中国经济的“金腰带”、中国经济的脊梁,事关国家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2019年,生态环境部继续加大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新增劣V类水体专项整治、入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三磷污染”专项整治、11个省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整治四项工作。

2019年9月—12月,生态环境部先后共组织3167名人员对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拉网式排查。现场排查工作横跨11省(市)63个城市,覆盖长江干流、9条主要支流及太湖,合计岸线长度约2.4万公里。

排查工作完成后,生态环境部将全面掌握长江入河排污口情况,为下一步开展排污口监测、溯源和有效治理,加快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斌表示,生态环境部正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顶层设计,研究起草《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总体工作方案》,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建设等工作。同时,将黄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作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2019年对青海、甘肃开展第二轮督察。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坚决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让古老的母亲河焕发新活力。

中国特色核安全之路越走越宽

核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核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核安全治理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为解决核安全治理的根本性问题、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原则、方法和路径。

2019年9月3日,我国政府发表首部核安全白皮书《中国的核安全》,介绍我国核安全事业发展历程,阐述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分享核安全监管的理念和实践,有效回应公众对核安全的关切,全面阐明我国倡导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行动,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白皮书称,全面系统推进核安全进程,是中国核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中国核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是“四个并重”,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

2019年9月16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介绍了《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获各方点赞。

截至2019年底,我国现有47台运行核电机组、15台在建核电机组,未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

史上最大规模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行动

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要求,以改善渤海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陆海统筹、以海定陆,确保渤海生态环境不再恶化、3年综合治理见到实效。

在生态环境部看来,“脱一层皮”也要把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清楚。2019年1月-9月,渤海地区13城市全部完成二级排查。

2019年10月-11月,组织成立短小精干的小分队,逐个城市开展查缺补漏、质控审核,完成三级攻坚排查任务。

历时近一年,专项行动开展“拉网式”排查方式,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等高科技手段,徒步走遍渤海3600公里岸线。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行动。

实行垃圾分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动员全社会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7月1日,《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上海市率先施行。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实行垃圾分类后,既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省资源,亦可将有害物及时处理,防止次生污染发生。因此,垃圾分类不仅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无废城市”推进我国生态文明领域制度创新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指出,“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

2019年4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11个试点城市分别为: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基本完成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