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1日电(刘华杰 林艺环)走进安溪县,青山绿水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秀美的新农村山水田园画卷。可以看见,乡村振兴的画笔正在徐徐勾勒出这座城市发展的新脉络;而看不见的,是画卷背后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融力量。 “安溪县联社是一家以农为本、扎根乡村的农村金融机构,理应不断强化金融力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担当,把金融资源更多的配置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去。”安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苏德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安溪县联社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聚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独具安溪农信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道。 安溪县联社客户经理深入藤铁工艺品企业走访生产情况 铿锵有力的话语背后,是一系列数据和荣誉的强力支撑,也彰显着安溪县联社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积极助力实体经济的丰厚成果。截至2019年11月底,安溪县联社存款市场份额在全县中占比34.12%,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占比25.30%,存贷款余额和市场份额连续8年保持安溪县银行业首位。 此外,安溪县联社连续5年获评“福建农信经营管理十强”,连续2年获评“中国精准扶贫十佳县域银行”“泉州服务业企业100强”“安溪县纳税功勋企业”。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是乡村振兴澎湃发展的动力。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安溪县联社开展以“农e贷”、普惠金融卡为主要产品载体的整村推进批量授信活动,有效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对接安溪县委县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向,积极对接发展园区企业,大力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群体。截至11月底,安溪县联社小微企业贷款18.20亿元,比年初增加2.64亿元,增幅16.97%;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316户,同比增加285户;涉农贷款余额1143632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5.18%,比年初增加17.58亿元,增幅18.17%。 安溪县联社客户经理与茶农一起深入田间查看茶叶长势 有特色才有优势。安溪县联社持续加大对茶业、藤铁工艺等支柱产业及龙门茭白、湖头小吃等地方特色产业改革发展。围绕安溪支柱茶产业,推出“茶金农”供应链产品,为茶农、茶商、茶企提供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金融服务;结合安溪“中国藤铁工艺之都”,工艺品年产值超百亿的实际,为藤铁工艺电商从业人员量身打造藤飞贷、电商自助贷等特色产品,支持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创意园建设,助力安溪打造“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是生态宜居的一个标签。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优化乡村金融服务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安溪县联社立足便民、惠民、利民宗旨,深刻践行“支付为民”服务理念。针对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覆盖面、可得性、便利度的需求,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主动迎合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需求,打造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持续改善乡村支付服务环境,让广大乡村居民体验便捷、高效的移动支付服务,助力打造“智慧农村”。 苏德胜认为,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金融既是责任,也是持续发展的根基。以“绿色信贷+”为重要抓手,安溪县联社为绿色农林业产业链发展打开“绿色通道”,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扩展“安居贷”等农民贷款产品,重点支持生态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建设及农家乐、旅游工艺品等旅游业态,助力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 安溪县联社客户经理与养殖户交流 有情怀,更要有温度。为老百姓“寒冬添暖衣”正是安溪县联社一直以来从不懈怠的工作。为保证贫困户稳定脱贫,该社支持培育一批能带动贫苦困难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银行+担保金+贫困户”扶贫模式。截至目前,安溪县联社扶贫担保基金达1205万元,扶贫授信总额超过1亿元。在扎实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安溪县联社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采取银村共建、双基联动等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地探索扶贫新模式、新方法,致力于帮助每一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建成西坪镇留山村、龙涓乡龙房村以及虎邱镇双格村三个金融扶贫示范基地。 安溪县联社还积极发挥助学的主力银行作用,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和“福万通”慈善基金助学活动等,为贫困户子女圆上大学梦。截至目前,安溪县联社已累计投放助学金额2.56亿元,成为全省发放助学贷款最多的金融机构。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苏德胜表示,安溪县联社将始终坚守“服务三农、造福民生、奉献社会”的服务宗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书写安溪农信社普惠金融新篇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