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五项的比赛课目,也是从空军日常训练中遴选出来的。”空军航空兵某旅一名飞行员介绍说,障碍跑模拟了空军飞行员跳伞落地后可能遇到的危险环境,包括过独木桥、翻爬障碍、深沟逃生等。这些项目要求运动员在通过一系列障碍的同时,必须保持最高的行进速度,以此考验空军官兵跳伞后的求生能力。这些课目对于培养、检验飞行人员的智能和体能具有现实意义,也是衡量各国空军战斗力的指标之一。 10月26日,这两支队伍双双传来捷报:空军五项赛场上5次奏响国歌,2次同时升起3面国旗;另一边的海军五项比赛场上,号称“最强水兵”的八一海军五项队则包揽了该项赛事的全部6枚金牌。 “金牌背后隐含着战场思维!”八一海军五项队高级教练谭志宏说。摘金夺银,是因为我们的运动员始终像打仗一样训练。今天,军运会已不仅是军人体能的比拼,更是军事素质的较量。不知不觉间,赛场与战场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一个又一个赛场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对手针对己方制订的战术布置,其实折射的都是强烈的战场观念。 “这些观念,可能就体现在每一次训练中。”听了谭教练的话,某陆航旅教导员牛辉又想起了那一幕—— 那年6月,该陆航旅与某特战旅联合训练,直升机搭载10余名特战队员进行机降演练。飞行员选好机降地点着陆,离机后的特战队员却发现,周围地形难以进行有效隐蔽,最终不得不改变行动方案。 避开丛林地带,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地域着陆,完全是出于对机降安全的考虑,可对于执行作战任务的特战官兵来说,这无异于让他们置身险境。这一次任务,为该部实战化训练敲响了警钟:头脑中有没有实战意识、实战观念,对推进实战化训练至关重要。 有军事学者指出,在复杂的战争中,众多制胜因素是同时起作用的,表现为一种规律的“群作用”和“场效应”。任何一个因素出现意外状况,都可能会让战争偏离预想的方向。 “打仗需要什么,我们就苦练什么。”座谈中,很多军体运动员和基层官兵都聊到一个话题: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有一支实战化水平极高的蓝军。这支部队曾创造过32胜1负的骄人战绩。 前来挑战的部队都面临着几个共同的问题:客场作战地形不熟、武器装备逊于对手、长途机动后部队疲惫……而几番较量之后,前来挑战的部队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赛场上有规则维护公平,而在战场上,没有一场战争是有规则的。 “和军体健儿备战变化莫测的比赛一样,我们只有以强烈的实战意识投身练兵备战,真正像打仗一样训练,才能实现从备战到胜战的跨越。”某旅副参谋长乔飞说道。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跨越以后还会有很多。在实战化训练的道路上,中国军人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