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有关中俄S-400和苏-35交易的消息已经传了好几年,终于在2015年底尘埃落定。国际油价一再下跌,短期内也难有强势反弹的迹象,再加上因乌克兰战事及克里米亚事件而遭受的制裁,俄国内经济和国际环境都遭遇寒冬。中国是唯一有能力而且有可能助其一臂之力的国家,近千亿人民币的石油预付款以及在国际场合的共同立场和配合让中俄关系渐入佳境,而S-400与苏-35的合同在此时达成也就顺理成章了。其实,随着中国实力增强,能看得上的俄罗斯武器装备正越来越少,这2款武器对中国国防是有益补充,而对中国开发类似武器系统更是好榜样。中国以“优惠”价格及合适数量拿下合同,即是实力所在。 8.巴黎一年内两度遭恐袭
1月7日上午,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沙尔利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遭遇武装分子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2人丧生,其中包括2名警察和多名《沙尔利周刊》工作人员。《沙尔利周刊》曾多次刊发嘲笑丑化伊斯兰先知的漫画,在法国乃至全球穆斯林群体中都引起很大不满。法国总统奥朗德说,“法国正在经历针对媒体的最野蛮行为,我们感到震惊。我们必须坚定、坚强,我们将与这些威胁作战,我们将惩治这些袭击者。因为法国是一个自由国家,所以一直是(恐怖袭击的)目标,用这样的(恐怖袭击)方式挑战法国的精神不被允许。”
然而,10个月后的11月13日晚,巴黎市再次遭遇恐怖袭击,这一回伤亡更加惨重,造成至少132人死亡。此后,法国本土和科西嘉岛进入紧急状态,世界各国纷纷谴责恐怖袭击,向法国和法国人民表示支持和慰问。
【点评】:早在2015年初,中东国家就曾发出警告,大批激进分子(包括“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已混在难民群中进入欧洲,比例或高达难民人数的2%。尽管欧洲各国加强戒备,但是很多曾在中东参加恐怖组织的欧洲人已经返回本土,后者的威胁同样是巨大隐患,英国就公开表示已挫败多起有组织的恐怖袭击图谋。但令人遗憾和震惊的是,法国竟然一年内2次遭遇重大恐怖袭击,“悲惨的纪录”一再被“刷新”。恐怖袭击将质疑甚至仇恨植入人们心中,迄今欧洲已发生多起针对难民的不友好事件,大规模排外浪潮也暗流涌动。中东危机难解,难民问题仍会持续,而欧洲的未来反恐与防恐任务注定只会更加繁重。 9.颠沛的法国“西北风”
由于参加西方对俄罗斯的联合制裁,法国向后者出售2艘“西北风”舰一事最终泡汤。8月初,两国就这一事件达成共识——合同取消,法国赔付俄罗斯近12亿欧元。
为尽快将“烫手的山芋”出手,奥朗德亲自出马四处兜售这2艘军舰,希望把损失降到最低。9月23日,奥朗德宣布,埃及准备购买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合同金额10亿欧元,军舰将于2016年3月交付。
对法国而言,这场初始对象是俄罗斯海军的漫长而代价昂贵的战舰出售肥皂剧,总算要结束了。对各方来说,“西北风”战舰卖给埃及同样皆大欢喜——莫斯科已经欣然同意将“西北风”转卖给埃及,甚至表示后者可以留下舰上的俄制通信和导弹控制设备。而埃及方面,不仅能得到梦寐以求的先进战舰,其部分购置资金也将由海湾国家垫付,真是一笔好买卖。
【点评】:二战后的法国形象一直是特立独行,强调“独立精神”有时甚至到了强迫症的地步。而今,法国领导人却唯美利坚马首是瞻,估计会让戴高乐气得活过来。法国为了跟着美国“老大”制裁“坏孩子”俄罗斯,虽有不舍但最后还是宁可赔钱也不卖军舰给俄方。在西方盟友前的面子是有了,但法国军工本就步履维艰(向印度出售“阵风”战机的大单也黄了),这么一折腾简直有点要完的节奏。虽然靠总统亲自出马四处推销,终于找到了“接盘侠”,但是比金钱更重要的外交独立自主和国际军火贸易的信誉,怕是无人能替法国兜住了。 10.日本安保法案获得通过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9月22日前往日本静冈县小山町为其外祖父岸信介及父亲扫墓,向外祖父“汇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在国会通过的消息。
使行使集体自卫权成为可能的安保法案通过后,战后日本的安保政策将大幅向前迈进。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日本的遏制力将得以提高,针对紧张的东亚局势的防备也会切实增强,同时让日本实施所谓“国际贡献”的范围大幅扩展。
安保法案通过后,一旦朝鲜半岛发生武力冲突,日本自卫队就可基于集体自卫权,为防护美军舰艇和保卫航路而负责海上扫雷,也可以对重新开展活动、参加“联合国军”的澳大利亚军队等提供加油、物资运输等后方支援。
【点评】:大批民众的持续抗议,也没能阻挡日本国会通过了有争议安保法案的步伐。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首次允许该国武装力量到海外作战,自卫队朝着成为“真正国防军”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甚至在日本并未遭到直接攻击的情况下,自卫队也能参战。安倍总喜欢说日本为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但其国内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表明,这位首相早已被许多日本民众抛弃。在抗议者高举的标牌上,为何安倍有时甚至被比作希特勒。同时,该法案的通过也宣告了日本因奉行纯防御性政策而不插手外部冲突的时代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