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夏天,部队早已换装夏季丛林迷彩服,为何还穿冬季迷彩服?”面对记者疑问,旅领导介绍,这次训练任务需要穿越荒漠地带,自然要按战场环境穿衣。今年驻训,他们紧贴战场环境落实被装保障和着装规定,改变了单纯按季节着装的习惯做法。 战斗着装重统一轻实战,被装保障重季节需求轻战场需求……这是过去该旅存在的问题。如今,他们将保障物资发放由按时间节点发放改为按各分队训练需求发放,荒漠迷彩作训服及配套头盔等冬季保障物资也出现在夏季驻训被装保障明细表中。 “夏天穿丛林迷彩,冬天穿荒漠迷彩,这些做法早已成为官兵脑中的思维定式,可恰恰是这些习惯性做法,很可能会让我们在战场上吃败仗。”如何打破陈规?该旅官兵思想很统一,那就是一切都按照打仗的标准来衡量。 变化正悄然发生。在刚刚结束的疏散隐蔽这个考核课目中,考核员在检查四连二班的伪装构工中看到了这样一幕:过去伪装架设,由于火炮配件多,伪装网极易发生刮碰,严重影响伪装时间。这次,二班在四角固定地钉和火炮之间连接背包绳,改变了伪装网的架设步骤,有效避免了刮碰。 仅仅是一根背包绳,便使他们比优秀时间提前一分钟架设完毕。这是创新还是投机?考核组的态度颇能说明问题:给二班总成绩加5分,以鼓励他们的创新做法。考核员说,是创新还是投机,区别就在于是否符合实战需求,这种做法无疑也为那些墨守成规的班级树立了一个实战导向。 和平时期,从“素练之卒”到“久战之兵”,我们的实战化训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记者相信,只要把实战化训练坚持下去,把实战化意识根植于每一名官兵心中,我们离“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责编:陈羽、岳弘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