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军委训练监察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在全军通报中指出这个问题,引起各级高度重视。空军不仅专门在南部战区空军组织飞行员救生训练,在全军推广推进救生软硬件建设,还着眼建立全民救生体系。来自空军的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建立飞行员全民救生体系的议题被采纳。 “训练监察既盯着蛛丝马迹查问题,更着眼战斗力标准推动解决问题。”某部领导告诉记者:该部列装多型火力打击系统,可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一度制约了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由于单打独斗且缺乏技术手段,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军委训练监察组将这一问题通报后,该部所在的军种抽组专家骨干,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体系,使整个军种部队多型火力打击系统形成了体系,有效提高了整体战斗力。 一个个困扰部队多年的练兵备战难题,被训练监察通报后都解决了。谈起这些,军委训练管理部训练监察局的同志不无自豪:这说明,军事训练监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促进整改的工作回路正在形成,我军强势开展训练打假治虚,督导推动实战化军事训练取得新的突破。 我军自2014年探索建立全军军事训练监察制度以来,训练监察机制逐步完善、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方法手段更加灵活,推动从严治训和训练质量效益有效落实,以监促训、以监促建、以监促战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督训助推强训。如今,我军两级训练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监察“利剑”治训督训战略效用,在问题牵引、问题倒逼、问题归零中推动训练落实。仅去年一年,训练监察就纠治53类1924个问题,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核心能力不断提升,广大官兵练兵备战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树立导向 打仗的标准就是训练监察的标准 “当天的气象条件怎么样?最低能见度是多少?航弹爆炸后的安全高度是多少?战机当时飞行的高度是多少……” 就因为一架战机实弹轰炸任务没完成,军委训练监察组竟逐一复盘反复核实。原来,在空军某部组织的一次演习中,某旅担负火力打击任务。可没想到,等到战机飞临任务上空时他们才发现,云层较厚、能见度低,飞行员无法瞄准目标,不得已只能“无功而返”。 “真没想到,这样一件具体的小事,军委训练监察组竟如此重视。”对此,记者刚开始还不太理解:像这样的事在演兵场上并不罕见,军委训练监察应该关注大事情大问题,为何对这样的小事如此较真? “因为‘小事’不小!”来自原空军安全委员会飞行安全办公室的聘用监察员周俞民对此认识深刻:如果只就事论事,一架战机“弹没投出去”,可以说是小事;可如果你站在打仗的高度来衡量,假如众多飞行员都养成消极保安全的思维和习惯,那就是事关打赢的大事! “是纠正训练偏差,更是树立监察导向。”从我军建立军事训练监察制度开始,两级监察机构就坚持把随时准备打仗作为监察的第一标准,依照战训链路重点监察作战问题研究、联战联训落实和练兵备战状态等内容,狠抓共性倾向性问题、典型事件追责问责,给部队树立了鲜明的监察导向——打仗的标准就是训练监察的标准。 “以前我们总觉得训练监察是‘鸡蛋里挑骨头’,可用打仗的标准来衡量发现,这样严厉甚至苛刻的监察太应该了。”空军某基地地防处李参谋告诉记者,去年,某旅向基地申请大比例尺地面地图,结果找遍了基地的图库都没有,此事便被搁置了下来。 可没想到,此事被训练监察指出后,不仅在全军进行通报,还严肃问责。他本人在参谋部军人大会上作了深刻检查,有关处室还制订了业务整训计划。刚开始,他有些想不通,空军部队没有陆军地面地图情有可原,为啥非要“小题大作”? 用打仗的标准来衡量,李参谋心里豁然开朗:未来战场空地一体,如果连最基本的地面地图都没有,一旦执行地面作战任务,后果不堪设想。随后,他们向战区、战区空军等多家单位协调,请领了数千份该旅周边的地面地图,为未来战场执行地面作战任务打下了基础。 如今,从实战入手查训督训已成为监察共识。近年来,训练监察从纠正野外演习拉横幅贴标语、演练念稿子等表层问题入手,不断向纠正研战偏虚、练战盲目纵深挺进,先后查纠出制约备战打仗的数百个深层次、倾向性问题,推动了部队训练向现代战场挺进。 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过去,有的院校作战类课程设置研练作战训练现实问题和应用方法要领少;有的进行战例研究、想定作业、综合演练等实践性教学达不到课时要求;有的教材教案内容陈旧。如今,国防大学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对联合作战指挥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加大想定作业数量和时间比重;火箭军指挥学院优化作战类课程专题设置,增加火箭军作战训练现实问题教学内容,加大学员作业计算、作战筹划等动手作业比重…… 听着一个个训练监察的故事,回望几年来两级监察员一路挥洒的辛勤汗水,感受我军军事训练监察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在全军树信立威的坚定足迹,记者不禁心潮起伏:随着训练监察这柄悬在军事训练头顶的督战之剑作用发挥越来越好,我军实战化训练必将风起云涌、铿锵前行。(刘建伟、韩宏良、张宁) |